美国对华加征245%关税,听起来挺唬人是吧?其实很多人没注意到的是:
1)245%关税只是加在了注射器和针头上;
2)儿童读物,美国至今对华关税仍然是0。
没错,真的是0!这件事看起来是不是非常吊诡?
这是为什么呢?
先说儿童读物0关税的事:
图书制造业目前在美国本土占比非常低,属于低附加值、高文化属性商品。
高文化属性都知道,什么是低附加值呢?
低附加值产品指:智力创造价值占比较低、利润空间小的产品;通常表现为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高、市场竞争激烈且利润率有限的特征。
你看,这就对上了,美国之所以自己不生产,倾向于0关税进口这类商品,是因为:
1)印刷业成本高、污染大。美国早就把产能转移到海外去了,本土现有印刷业不是没有,主要是服务高端市场(比如专业教材、艺术书籍等);
2)儿童读物涉及语言和文化适配(如中文书需翻译),本土化成本高,直接进口更划算。
你以为理由到这里就完了吗?不,重点来了,还有第三条:
3)图书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工具,维持零关税有助于维持美国一直鼓吹的面子。
什么面子?再苦再难,美国一直保持着文化层面自由交流。
总之,对童书加关税会引发公众反感,动作太明显容易被揪住;
而且对童书加关税,势必会造成儿童家长抗议反对,等于给了自己树立的"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形象一耳光。
再说这注射器和针头245%关税的事:
自新冠疫情起,随着对医疗器械进口的需求增大,美国肯定发现了其供应链的脆弱,单方面太过依赖中国制造嘛。
所以加征关税到245%,目的自然是想通过行政干预,减少对中国医疗器械进口的依赖,压力自然会给到其国内医疗企业使用部门。
再买太贵了,怎么办?要么自己生产,要么换到"友好国家"去采购。
注射器针头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
要么可以推动自己生产,这玩意生产没什么难度,还能提供就业;
要么把钱花在友好国家里,还能拉近关系。
一鱼两吃,怎么都行。
美国算盘珠子播的哗啦啦响,我们在大洋彼岸听得可是真真的。
不过,这个245%听起来很吓人,其实也不是一次性加的。
那它是怎么来的呢?
1)2018年,特朗普301条款关税:100%;
2)2023年,拜登芬太尼关税:20%;
3)2025年,特朗普第二任期对等关税:125%;
总税率:100% + 20% + 125% = 245%。
至于关税高到了245%这么离谱,明显中美生意是肯定做不下去了。
但未来如果供应商把注射器拆成针头、推杆、外套,然后分别独立包装,再用货柜运进美国,使用时分别拆开包装组装一下再用,你猜会怎么样呢?
回答我!
我脚着吧...至少美国海关打开货柜查货的时候查不出来啥吧?
都是一柜一柜的散件,我就爱买散件,要你管?
不知道这么搞行不行。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