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与巴基斯坦突然签署集体防御协议,宣告两国建立 "一损俱损" 的安全绑定 -- 任何国家攻击其中一方,都将被视为对另一方的挑衅。这纸协议让外界清晰看到:沙特终于为自己找到了新的安全依托,而这份 "核保护伞" 的提供者,并非长期以来的 "保护者" 美国。对巴基斯坦而言,其全球范围内的核心关切是印度威胁,而印度此前空战失利的经历已让巴方底气十足,并无迫切的安全焦虑;真正需要保护伞的,是看似风光的沙特。

沙特放弃美国转而牵手巴基斯坦,根源在于对美国 "可靠性" 的彻底失望。长期以来,沙特、卡塔尔等中东国家高价采购美国武器,本质上是在缴纳 "保护费",期盼美国能在危机时刻提供庇护。可前阵子以色列袭击卡塔尔,美国不仅事前知情却未通报,事后更对以色列毫无惩罚,全程袒护。这让沙特彻底看清:即便投入再多金钱购买武器,美国在中东的核心立场始终是偏袒以色列,关键时刻根本无法依靠。这种 "花钱买不来安全感" 的现实,迫使沙特另寻出路。

巴基斯坦能成为沙特的新选择,既有历史情谊铺垫,更有硬核实力支撑。两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而巴基斯坦虽经济拮据,军力却不容小觑 -- 不仅拥有先进武器装备,更是实打实的拥核国家,恰好能为沙特提供渴求的 "核保护伞"。更值得玩味的是,巴基斯坦背后的战略支撑众所周知,这让这份协议的安全含金量远超表面的双边绑定。对沙特而言,巴基斯坦能提供美国不愿给予的 "无条件支持";对巴基斯坦来说,沙特的资金注入则能缓解其经济压力,形成 "安全换资金" 的双赢格局。

这桩结盟案,实则是中东格局变动的缩影。美国长期以 "中东安全主导者" 自居,却因一味偏袒以色列,逐渐失去了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的信任。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约,相当于给其他阿拉伯国家提了醒:在美国偏袒以色列的现状下,仅凭各自为战或依赖美国保护,终将沦为以色列扩张的受害者。未来,或许会有更多中东国家效仿沙特,通过抱团或寻找新盟友强化自保能力。而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也将随着其 "不靠谱" 的表现持续衰退,中东的安全秩序正迎来重新洗牌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