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为题材的电影《731》今天(9月18日)正式在全球上映。

这部承载历史重量的影片,上映首日便登上热搜,票房半天破亿,下午更是冲过2亿大关。

9月18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 day,《731》选择这天上映,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受害者的缅怀。

影片里的每一个镜头,都来自真实史料--731部队1932年在哈尔滨建立"细菌实验基地",用活人做冻伤、细菌注射实验,受害者超3000人,其中多数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电影筹备5年,编剧团队查了10万份档案,采访23位幸存者。92岁的王奶奶是当年的受害者,她回忆"被关在黑屋子里,每天有人来抽 blood,隔壁的阿姨喊着'我没病',却被拖走再也没回来",这些口述成了电影最戳人的细节。

就在票房飘红时,制片方却收到坏消息:某短视频平台上,有人用手机盗摄影院画面,直播"细菌弹投放"片段,时长超10分钟;还有人把"人体实验"镜头剪成"搞笑合集",配上周星驰电影的 bgm,评论里居然有网友说"看起来像喜剧"。

更过分的是,某社交平台的"资源群"里,有人叫卖"《731》完整枪版",标价5块钱一份。

这些行为不仅偷了制片方的劳动成果,更糟践了历史的严肃性--那些受害者的痛苦,成了某些人赚快钱的工具。

制片方下午2点40分紧急发声明,说"已经做了证据保全,接下来会起诉侵权方"。

有记者联系到制片方工作人员,对方语气沉重:"我们花5年做这部电影,不是为了票房,是想让年轻人知道,历史不是课本上的文字,是真实的血和泪。现在有人把它当成'流量密码',真的太寒心了。"

网友们炸了,有人说"刚买了周末的票,居然有人盗摄?必须严惩!",也有人留言"历史题材电影容不得半点亵渎,盗摄的人良心不会痛吗?"。

我觉得这话没错,盗摄不是"小事",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总结一下,《731》上映是好事,让更多人记住那段黑暗历史,但随之而来的侵权行为,却像一颗"老鼠屎"坏了氛围。我们该怎么保护这类历史题材作品?怎么让更多人意识到,尊重版权就是尊重历史?

要我说,保护历史电影不是制片方一个人的事。我们观众能做的,就是拒绝看盗摄片段,看到侵权内容主动举报。毕竟这部电影讲的不是别人的故事,是我们民族的痛--每一个画面都该被认真对待,每一段历史都不该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