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美在日内瓦结束会谈后,发布了一份重要的联合声明,正如多方证实的那样,中美这一次的会谈,的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且也与中方预期的一样,美国在关税问题上作出了较大让步,并且中美接下来还将进行进一步的沟通,讨论更多的协议细节。

据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美方会再次与中国官员会面,继续进行贸易谈判以达成更全面的协议。

而特朗普则声称,中美在日内瓦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实现了与中国关系的全面重启,"两国关系现在非常非常好",因此他可能在本周末与中方最高层进行通话。

从联合声明的内容来看,中美本次会谈达成的协议,就突出一个词,那就是对等。

美国方面承诺从5月14日前采取措施,将在4月2日之后对中国额外加征的两轮总共高达91%的关税全部取消,并且4月2日对华加征的所谓34%的"对等关税"中,24%也被暂缓90天,仅保留10%的基础关税。

相应地,中方也取消了后续对美国发起的对等反制关税措施,但同样保留了10%的反制额度。

就现场知情人士透露,这一次会谈的氛围整体是高于预期的,会谈时长也比原计划长,说明美方的确有要"借坡下驴"的意愿,中方也是见招拆招,只有在美国主动削减关税的情况下,中方才会考虑在反制措施上松口。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中美互相保留4月2日后宣布的10%基础关税,除此之外,美方还并未取消特朗普今年上台后,因芬太尼原因对中国总计加征的20%关税。

作为回应,中方同样保留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了我们的一张王牌,那就是稀土出口管制。

就在中美会谈结束后不到24小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迅速表示,中方发现有境外实体与境内不法人员相互勾结,企图通过走私等方式规避中国的战略矿产资源出口管制措施。为遏制走私等势头,商务部将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坚决防止战略矿产非法外流。

当然,中方的这一表态,并非针对本次会谈,因为早在5月9日,中国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就部署开展了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而商务部只是落实这一行动的部门之一。

那么,中方坚决落实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会对美国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数据显示,中国不仅有着占比全球70%的稀土出口,拥有全球92%的稀土精炼能力和90%的分离技术专利,美国军工、高科技、新能源产业长期依赖中国供应链,尤其是稀土还是制造战斗机、导弹系统、新能源汽车芯片等的必要材料。因此在中方持续管制稀土出口后,特朗普就曾主动提出,将关税降至80%以换取谈判空间。

当然事实证明,在真正开启会谈后,美国作出的让步比这个更大。

因此,虽然中美已经达成了初步共识,但是考虑到美国依然没有取消全部错误的单边关税措施,中方在这个时候强调要落实稀土管制、打击走私出口,美国相关产业必然会进一步承压,这也将保证中方在中美接下来的谈判中抢占主动权,有力维护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