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柳白】根据早前达成的协议,美国虽将马来西亚商品税率下调至19%, 但马方必须在未来十年投入2400亿美元用于对美采购与投资,远远超出了该国目前对美约25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这笔沉重的负担已然在马来西亚引起广泛担忧。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8月5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警告说,马来西亚可能需要重新分配对新加坡、印尼和泰国的原定投资,甚至必须动用国家资金来履行承诺,这会对本国财政造成影响。面对这份并不理想的协议,有马方经济学家建议,马来西亚这样的小型经济体应该加强与欧洲、金砖国家以及东盟成员之间的贸易关系。

经历了与特朗普政府的漫长谈判后,东南亚经济体上周遭遇了一系列美国关税的冲击。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面临19%的税率,越南的税率则达到20%。对所有这些国家而言,美国都是重要的出口市场。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及马来西亚官方统计,2024年马来西亚对美货物贸易顺差为248亿美元,主要出口机电设备、橡胶制品等。‌‌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表示4日对议会表示,为争取更低的关税税率,缩小美国对马来西亚的贸易逆差,马方承诺采购累计总价值超过2400亿美元的波音飞机、煤炭和电信设备等产品。

具体而言,马来西亚将在未来五年内斥资高达1500亿美元从美国跨国公司购买设备,用于其半导体、航空航天和数据中心领域;十年内在美国投资700亿美元;马来西亚航空集团(MAG)将斥资190亿美元购买波音飞机;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每年购买34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等。

东姑·扎夫鲁说,这份协议是"合理的成果",并未"损害我们的核心政策和国家主权"。

然而,2400亿美元的巨资不仅远超马来西亚对美顺差,也远高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为提振本国工业而拨出的57亿美元。

专家警告,马来西亚最终可能需要动用国家资金来为这笔对美采购与投资提供融资。

"政府须向公众或资本来源证明,任何投资都是真实的且具备盈利潜力。"地缘政治咨询公司"Viewfinder Global Affairs"负责人阿迪布·扎卡普利(Adib Zalkapli)说,"但目前我们只知道总体金额,投资主体及方式尚未明确。"

分析人士指出,马来西亚可以考虑动用政府关联投资实体,如国家强制储蓄计划"雇员公积金"(EPF)和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国库控股公司",为对美投资与采购提供融资。如果管理得当,这些投资可能会促成技术、技能与资本的转移。

马来西亚经济学家多丽丝·刘(Doris Liew)表示,马来西亚去年对美投资仅为4亿美元,现在可能需要考虑转移部分投资。

她说:"为了实现新目标,可能需要重新分配目前集中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投资,这些是马来西亚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

马来西亚最大货运港口巴生港

战略咨询公司欧洲集团的管理合伙人达米安·杜哈梅尔(Damien Duhamel)则认为,这份协议也可能为马来西亚扩大在美国的影响力提供机会。他表示,马来西亚与波音、英特尔、微软等美国公司有长期联系,这可能为马来西亚企业在全球最大经济体中争取到有利合同。

杜哈梅尔说:"只有当商业私营部门的动机一致且融资结构稳健时,马来西亚才负担得起这一切。"

他同时警告,"如果涉及借款或担保,公共财政风险将会增加"。

美马关税协议还将放宽美国牛肉与禽肉清真认证程序,批评者称此举可能削弱马来西亚作为全球清真标准制定者的地位。

"马来西亚需要加强与金砖国家贸易联系"

供职于马来西亚肯纳加投行的赛富丁说,虽然这份协议缓解了马来西亚的直接压力,但考虑到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以及大国之间可能出现的贸易紧张局势,其全面的经济影响仍不明朗,

马来西亚面临的挑战不止这些。《纽约时报》8月5日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得益于中国企业的大举投资,马来西亚已在过去十年里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之一。但随着特朗普政府进一步打击转口贸易,马来西亚未来经济增长面临挑战。

文章指出,新关税给一些东南亚国家带来了难题,这些国家一直使用中国的零部件来生产最终销往美国的商品。不过特朗普政府尚未详细说明将如何执行这项新的转运关税。

中国投资塑造了马来西亚的制造业格局,中国在过去十年间一直是马来西亚外资的最大来源国之一。马来西亚智库社会经济研究中心的执行董事李兴裕说,马来西亚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已在过去十年差不多翻了一番。

"我们知道,我们无法与中国公司长期竞争,"马来西亚太阳能资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丽莎·王(音)说。这家太阳能公司已在2013年关闭了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设施。因为公司在运营了六年后发现,它在价格和产能上都比不过中国企业。如今,这家公司已将重点转移到建设太阳能发电场上,从中国进口太阳能电池板。

"我不希望看到我们不得不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说,"我想看到我们增强自身能力。"

就美国宣布经第三地转运商品将被征收40%的转运税一事,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8月1日曾表示,中方始终认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搞保护主义损害的是各国的共同利益。

马来西亚智库"民主与经济事务研究所"(IDEAS)副主任斯图尔特·尼克森(Stewart Nixon)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缺乏明确性,使得贸易与投资陷入"严重停滞"的状态。

他表示,关税协议的作用还是在于暂时排除"华盛顿的干扰",以便东盟各国领导人可以重新聚焦于"强化东盟中心性"的紧迫任务,深化与支持自由和公平贸易国家之间的联系。

莫哈末·阿夫赞尼赞·阿卜杜勒·拉希德

马来西亚穆阿马拉特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莫哈末·阿夫赞尼赞·阿卜杜勒·拉希德(Mohd Afzanizam Abdul Rashid)也表示,美马关税协议并不理想,马来西亚这样的小型经济体需要加强与欧洲、金砖国家以及东盟成员之间的贸易关系。

"19%的进口关税预计将影响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他说,"这反过来可能会削弱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经济动能,并在未来几年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