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事儿邪乎不?大晚上,一个老太太抱着个纸箱子,打车跑了几十公里,非要找个荒郊野地把箱子给埋了!这要不是网约车司机武师傅多了个心眼,老太太攒了一辈子的六万块钱,可就跟这土疙瘩作伴去了!

这事儿就发生在9月20号晚上,北京通州。武师傅是个网约车司机,那天在永顺镇接上一位老太太。他当时就觉着不对劲,老太太上车就抱着个小纸箱,紧紧张张的,全程都在打电话。武师傅留神一听,好家伙,电话那头净是"钱准备好了"、"没告诉别人"这类词儿。这剧情,搁谁听了心里不咯噔一下?

车按订单开到了马驹桥一个产业园,偏僻得很。老太太下车后,接下来的操作直接把武师傅看傻了--她居然找了个石墩子,放下箱子,蹲下身就用手刨坑,真打算把这箱子给埋进去!武师傅这下可忍不住了,立马冲下车拦着。可老太太像是中了邪,谁劝都不听,铁了心要埋。武师傅没辙,一边拦着,一边赶紧掏出手机报警。

民警赶到的时候,武师傅正急得满头大汗。看见警察,他像见了救星,赶紧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可老太太呢,面对民警的询问,抵触情绪大得很,嘴里就反复念叨一句:"我就是过来交点钱。"你再问她为啥跑这么远来埋钱,她干脆闭上嘴,一个字都不肯多说。

民警一看这架势,硬问肯定不行,立马换了略。一位民警放缓了语气:"大娘,您信我们吗?信我们就先跟我们回所里,有啥事咱慢慢说,这儿黑灯瞎火的也不是个事儿。"就这么耐心劝了半天,老太太的情绪才慢慢缓和下来,总算跟着上了警车。

回到派出所,几个民警轮番上阵,像哄自家老人一样聊了老半天,老太太这才终于松了口,说出了实情。这一听,真是又气又心疼!原来,老太太在网上认识了个所谓的"老师",说现在有个"AI"评论的赚钱门路,动动手指在文章下面写写评论,一条就能赚一块到六块。一开始,老太太确实尝到了甜头,做了几单小任务,对方真返了几十块钱。这一下,老太太就掉进了坑里。对方接着就抛出一个"高额刷单任务",说要先交六万多块钱"保证金",还神神秘秘地指示她:用纸箱装好现金,打车到指定地点,找个隐蔽处把箱子埋起来,就算"完成手续"了。我的天,这骗术真是花样翻新,连"埋宝"的戏码都搬出来了!

万幸啊,真是万幸!碰上负责任的武师傅和动作迅速的民警,这六万块钱血汗钱一分没少。后来,老太太的老伴赶来派出所把她接回了家。为了彻底打消老人的顾虑,永顺派出所的民警还专门上门做了反诈宣传,连老人在外省工作的孩子都通知到了,叮嘱他们平时多打电话,多跟老人唠唠嗑。

这事儿说起来,骗子真是无孔不入。现在诈骗套路升级换代太快,专门盯着信息闭塞、内心孤独的老年人下手。什么"刷单+兼职"、"刷单+送福利"、"刷单+贷款",甚至用色诱做幌子,花样百出,核心就一条:先给你点甜头,等你上钩了,再一把掏空你的钱包!

老话说得好,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处处是陷阱。警方提醒了多少回: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的!凡是吹嘘"动动手指就赚大钱"、"高佣金、低投入"的,百分之百是骗局!咱们心里一定得有个谱,别信那些来路不明的电话、短信和二维码,更别往陌生账户里转一分钱!

说到底,防骗最重要的还是那点人情味儿。当子女的,工作再忙,也得常回家看看,多跟爸妈通通话,把他们从各种"忽悠群"、"理财课"里拉回到实实在在的生活里来。有时候,一句暖心的提醒,一份耐心的陪伴,就是挡住骗子最好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