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个在AI行业敲代码的都市白领,最后靠一头"石头头发"和一场病房直播,把十多万网友拴在屏幕前不愿走?

镜头里,病床上的杨朝芹侧着身,头枕在床边垫好的毛巾上,眼眶有点凹,脸色发黄,整个人瘦得像被山风刮过一遍又一遍。床边围着三名男理发师,手里拿着各种梳子、精油、护发素,表情严肃得像在做外科手术--目标只有一个:把那一整块已经结成"岩石"的头发拆开。

有人会问,不就是梳个头?真有那么夸张?

37天深山荒野求生,没有洗发水、没有护发素,有时候连能喝的水都算奢侈。雨水、泥浆、汗液、皮脂混在一起,日复一日地糊在头皮和发丝上,到退赛时,她的长发已经彻底"报废"。理发师倒了三大瓶护发素,直接往头上淋,手指用力揉搓,护发素在外层打着滑,里面那坨却纹丝不动--就像往石膏上抹乳液,鸵鸟心态式的努力。

又换上精油,头发表面油光发亮,核心部分依然硬邦邦。经验最老到的店长拿起宽齿梳,试探着从边缘插进去,梳齿刚碰到发块就被卡死,他直接摇头:"硬扯头皮都会烂。"这个画面一出,直播间在线人数一路飙升,迅速突破12万。

一边是虚弱到连坐起来都费劲的29岁云南姑娘,一边是扎成"石坟头"的长发和愣在一旁的专业理发师团队,很多人才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原来那37天,她不是在玩综艺,而是在拿身体硬扛。

时间往前拨回到2025年秋天,她还只是个粉丝只有1万多的普通抖音博主。大学读土木工程,毕业转身投入AI行业,白天对着屏幕写算法、调模型,下班在短视频里跳跳舞、分享日常,化好妆、打好光,典型城市女孩。

9月,她突然在抖音上宣布报名"七星山·骆驼杯"国际极限荒野求生赛。一个天天和人工智能打交道的都市职业女性,要去连信号都不稳定的深山里钻木取火、吃野菜,听上去像段子。结果,她一点不糊弄,直接开始练起了原始技能:一次又一次钻木取火,满头大汗,双手磨出红痕,从一开始只冒白烟,到终于蹦出火星。

这组反差太猛--一边是AI、电脑、城市咖啡馆,另一边是木棍、火绒、野地火光。观众好奇,她到底能顶几天?三天?一周?没人把一个"冷美人"当成真正的野外强者。

10月8日,比赛正式开赛,上百名参赛者进入七星山区域,各国狠人同场竞技。环境给所有人上了一课:潮湿、寒冷、蚊虫、饥饿,理想主义在山风里吹散。退赛名单不断刷新,有人扭伤,有人失温,还有人直接被心理压力击穿。10月24日,榜单上留下的名字越来越少,整个赛场只剩一名女性还在坚持--杨朝芹。

此前被视为"看热闹"的角色,成了最后一个在山里硬扛的女人,这就已经足够打脸。但让她真正"出圈"的,不是坚强,也不是技战术,而是一张脏兮兮的脸和一撮牢牢贴在眼皮上的假睫毛。

直播画面里,她蹲在灌木丛中翻找可食用植物,指甲缝塞满黑泥,嘴唇干裂,脸被风吹得发红,怎么看都像野外流浪者。偏偏眼睛上那排赛前种好的假睫毛,还稳稳地立着。一手抓泥一手抓草,假睫毛纹丝不动--这幅画面一传开,整个网络都笑着转发,又愣住了:一个在山里吃虫子的女人,还死守一点属于女孩的"体面"。

戏剧感就来自这一瞬间。几乎所有人都在用滤镜营造体面,她反而在最狼狈的时候,暴露了自己的矛盾:可以像野人一样活着,也要像都市女孩一样在意假睫毛。这种割裂感,比任何"励志鸡汤"更真实。

粉丝数跟着暴涨,从1.5万涨到20万,人气被彻底点燃。

山里的现实远比镜头上残酷。比赛期间,她来了两次例假,卫生用品被雨淋湿,身体极度疲惫又无法好好清洁,只能硬挨。干净水源短缺,饮水量不足,嘴唇和指尖都裂开血口,身体小伤口开始感染,营养不良、体力下降、免疫系统全面拉胯。野果、野菜勉强填肚子,热量却跟不上消耗,整个人在镜头前慢慢"缩小",脸颊凹陷,眼眶越来越深。

37天后,身体率先投降。赛事方将她紧急送往医院,医生检查后直接判定不适合继续参赛,只能退赛。坚韧再强,身体也有天花板,这一刻没有任何浪漫滤镜,只有冷冰冰的化验单。

退赛并没有拉闸她的热度,反而像给一堆干柴点火。

11月18日,住院期间,她开启退赛后的首场直播,地点在病房,主题--不是回顾比赛、不是回应争议,而是"解决头发成石头"的难题。单看标题,很容易被误以为是噱头,点开之后才发现,那是一场活生生的"后遗症说明会"。

直播中,三名理发师反复尝试各种方法,护发素从一瓶加到三瓶,精油从一点点滴到成片浇,梳子换了一把又一把,几乎每一次试探性的下梳都伴随着犹豫和叹气。经验最老的理发师开口时,语气像在评估一例罕见病例:"干了十五年,乱糟糟的头发见过无数,结成这么硬的一整块,第一次。"

评论区疯狂刷屏,有人心疼,有人调侃,有人支招,有人感慨"37天究竟什么状态",更有人一句话点中要害:身体都这么糟了,还敢开镜头给大家看,是真不怕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