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发布一则讣告。陆道培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也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知名的血液病学与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专家。陆道培同志曾担任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委、政协第九届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曾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原主任,也是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的始创所长。他因患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2日16时58分在北京离世,享年93岁。

陆道培同志于1931年10月30日在上海呱呱坠地,其祖籍为浙江宁波。1955年,他从中南同济医学院(如今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随后在北京中央人民医院(即现在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任职。1981年,他创立了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并出任所长一职。1984年,他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1986年,他成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主任以及北京大学血液病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1992年,他倡议创建了中华骨髓库。1996年,国内首家脐带血库在他的努力下建成。同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他就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陆道培同志在1964年让国内首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取得成功,此病例为亚洲首例、世界第四例移植成功的案例,还是全球术后存活时间最久的成功范例。1981年,他让国内首例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成功完成,开启了我国运用骨髓移植进行治疗的先河,让众多白血病患者得以重获新生。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间,陆道培同志引领团队于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斩获多项重大突破:国内首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成功;国内首例ABO主要血型不相合骨髓移植顺利完成;国内首例超大体重成人双份非血缘脐血移植圆满达成;首次验证混合胎肝细胞移植能够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风险;创新性地发现单倍型异基因骨髓与去T细胞自体骨髓混合移植可形成嵌合体且不会引发GVHD。他经由实验证实,大蒜提取物具备抗巨细胞病毒的作用,胎盘丙种球蛋白对GVHD有治疗功效。凭借一系列技术革新,我国HLA相合移植的5年生存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准。

考虑到陆道培同志为中国血液病学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他曾陆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5年)、"何梁何利"奖和陈嘉庚奖(1997年)、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美国骨髓移植学会(CIBMTR)"杰出服务贡献奖"(2016年)。

陆道培同志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医学事业,把推动医学进步当作使命,把保障国人健康视为责任,不辞辛劳、勤奋工作。身为医学家、教育家和临床科学家,他意志坚定、不断探索,在中国血液病学领域取得了具有开创性的成果,给众多血液病患者带来了曙光,书写了我国血液病学发展的华美篇章。他在医学领域辛勤耕耘,培育出众多杰出人才,其中有两院院士,还有博士、博士后等。他的教导和榜样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勇敢追逐理想、持续追求卓越。

陆道培同志的离世,让我国医学界、教育界与科学界遭受了重大损失!他所作出的贡献将永远铭刻于历史长河,他的精神亦会在世间长久留存!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并深切缅怀陆道培同志!

陆道培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25年4月8日(星期二)上午8点,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