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1957年,地点在西安。

当时,国家正在大兴建设,西安城西边靠近梁家庄的一个地方,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

挖着挖着,突然有人喊了一声:"快来看!这底下好像有东西!" 工人们凑近一看,发现地下似乎是个老式建筑的地基或者墙根。

这事儿很快传到了专门研究古代历史的考古人员耳朵里。

专业的考古队马上赶到了现场,一勘探,果然有发现!这不是普通房子,而是一座古墓!

而且根据初步判断,这座墓居然埋得非常深,结构看起来也挺讲究,不像普通老百姓的坟。

这个消息让考古队员们一下子来了精神。

就在大家小心翼翼清理墓里填土的过程中,一件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的事情发生了,在清理墓室中间那具石棺材的顶部时,上面清清楚楚刻着四个大字:"开者即死"!

字写得方方正正,用的是繁体,看得人心里直发毛。

挖古墓的人,对这些古老禁忌多少有点敬畏,这几个字的出现,让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点凝重和神秘。

大家心里都在嘀咕:这墓里埋的到底是何方神圣?死了都不让人安生,还要放这种吓唬人的话?

揭开石棺的秘密


虽然那几个字有点吓人,但考古工作不能停。大家定了定神,商量之后,还是决定把棺盖打开,看看里面到底什么样。

当棺盖被慢慢移开,里面的东西让所有人都愣住了,不是因为看到什么可怕的东西,而是因为这墓里埋的,竟然是一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小女孩!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小姑娘睡着的"床",可不是普通的木板棺材,而是一整块大石头精心雕琢成的石棺材。

石头棺材里面,小女孩身上穿着打扮的东西,还有她身边放着的各种宝贝,没有一件不是稀罕值钱的好东西,一看就是过去大户人家的手笔,甚至可能只有皇家才能用得上。

就拿她身上戴的首饰来说吧,脖子上挂了一串超级漂亮的珍珠、玛瑙、金球串成的项链,胳膊上戴着做工超精致的金镯子,脚腕子上也戴着金脚钏,整个身上金光闪闪。

除了身上穿的戴的,棺材四周还塞着满满当当的随葬品,有漂亮的小瓷器,各种金银做成的小盘子小碗,生活用的铜器,还有好多件小人儿玩的小巧玲珑的玉石雕像。

所有这些东西都做得极其精美,连见过很多世面的考古专家都忍不住赞叹。

这下事情就更复杂了:一个年纪这么小的小姑娘,怎么会用这么高级的棺材?陪葬的东西为啥这么丰富这么讲究?那几个吓人的字又是什么意思?

墓主人是谁?


面对这么一座特殊又充满谜团的古墓,考古专家们赶紧开始翻查各种历史资料,寻找线索。

最关键的两样东西提供了方向:第一是刻在石棺外侧的墓志铭;第二是里面找到的一些刻着字的器物。把墓志铭清理干净后,上面的文字让大家总算弄明白了墓主的身份。

原来,这个沉睡在石棺里的小姑娘,姓李,名静训,在那个时候呢,大家都习惯称她一声"李小孩"。

她死的年纪很小,只有九岁。

她出身的家庭可不得了,她姥爷叫李崇,在北周那会儿是大将军,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隋朝建立后,功劳太大,被追封为国公(级别非常高的爵位)。

她的姥姥更加显赫,姓杨!叫杨丽华,这个杨丽华,她爸爸可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她妈妈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独孤皇后。

也就是说,杨丽华是正儿八经的隋朝大公主!

李小孩的妈妈,就是这位大公主的亲女儿,叫宇文娥英。她嫁给了李崇的儿子李敏。

所以算起来,李小孩的姥姥是前朝的公主,姥爷是当朝的大国公。

她从小就被姥姥杨丽华接到皇宫里亲自照顾,吃穿用度享受的都是最高级的待遇,可以说是皇帝最疼爱的小辈之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

墓志铭里就写了,说她姥姥特别喜欢她,连坐车出门都想带着她一块儿。

可是这么好的生活,为什么才九岁就没了呢?

为什么九岁夭折了?


知道了小女孩的身世这么显赫,那棺材上刻着"开者即死"这种狠话也就有了解释的方向。

专家们分析,这几个字不是用来防真正的盗墓贼的,它更像是一种来自古代人的强烈保护愿望和深深的悲痛表达。

想想看,那么一个从小在蜜罐子里长大、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女孩,突然就没了,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尤其是特别疼爱她的姥姥杨丽华,得有多伤心!

当时家里人可能一方面是被巨大的悲伤压得喘不过气,另一方面又特别担心孩子的灵魂在死后世界受到打扰。

在古代人的想法里,小孩子死了特别可怜,灵魂容易不安,也容易受欺负。

刻上"开者即死"这种话,就是一种警告,意思是警告那些可能打扰或者想欺负死者灵魂的"妖魔鬼怪":别动!动了她后果很严重!这其实是一种特别无奈的保护方式,与其说是要诅咒谁,不如说是活着的人对孩子过早离开这个世界,感到的巨大心痛和无助的发泄。

至于李小孩真正的死因,虽然古书记载没有明确写出来,但从她活到九岁就夭折这一点来推测,在那个医学技术落后的年代,很多对现在来说普通的儿童疾病,比如感冒发烧拖久了、肺炎,或者当时的一些烈性传染病,都可能是要命的原因。

隋文帝杨坚自己的好几个孩子也是年纪轻轻就没了,这说明当时贵族阶层小孩夭折的情况并不少见。

一座小墓背后的宏大历史


李小孩的墓在1957年被发现的时候,当时考古专家们一致判断这座墓属于隋朝早期的,后来根据墓志铭写的具体日期,确认她死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

整座墓没有受到任何破坏,里面所有的东西都保存得特别好。

这座墓虽然不大,但是里面保存的隋朝早期贵族(尤其是高层核心家族成员)墓葬的形态、里面奢侈的陪葬品,特别是当时金银器和玉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给研究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它像是一扇小小的窗户,让我们能直接看到隋朝初年,最顶尖的那些家族过的到底是多么奢华讲究的生活。

李小孩本人虽然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事迹留下,她只是庞大历史车轮下一抹小小的悲伤色彩。

在那些由帝王将相书写宏大叙事的史书之外,还有无数普通个体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

对这个小女孩的姥姥杨丽华来说,她是心头肉、掌上明珠,对皇家而言,她只是个早逝的稚嫩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