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当下,慕尼黑安全会议无疑是各国展示外交立场与沟通交流的重要舞台。当地时间 2月 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的出席,让这场会议备受瞩目。王毅外长在会上的发言,不仅清晰地阐述了中国立场,更是对美国交底牌,同时一个反问,令西方无言以对。在会议中,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霍伊斯根就中美关系前景向王毅外长提问。王毅外长明确回应,中国的对美政策始终保持着连续性与稳定性,遵循中国国家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大原则。这三大原则犹如基石,构建起中国对美外交政策的稳固框架。
王毅外长进一步阐述,中美两国制度差异源于两国人民的自主选择,试图改造或颠覆对方不切实际,相互尊重才是中美交往的必要前提。和平共处,对于中美这两个大国而言是必然要求,冲突只会殃及世界,因此通过对话、交往增进了解与信任至关重要。而面对全球性挑战,国际社会期望中美改善合作,携手应对,这也是两国应承担的国际责任。
中国愿以这三原则为基础,与美国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双边关系,探寻大国在世界上的正确相处之道。然而,王毅外长也强硬地表明,如果美国不愿相向而行,依旧坚持对中国打压遏制,中国必将奉陪到底。中国将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国家尊严与正当发展权益,坚决回击美国的单极与霸权行径。中国 "不怕鬼、不信邪",在战胜艰难险阻中发展壮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泰然处之、岿然不动",这些话语生动展现了中国面对美国挑衅时的坚定态度与从容自信。
除了对美交底牌,王毅外长在回答现场提问时,针对所谓中方通过中俄油气贸易支持俄罗斯的无端质疑,反问西方:"中国和俄罗斯互为两大邻国,有着漫长边界。如果中国不从俄罗斯进口油气,如何弥补缺口,保障 14亿多中国民众的需求?"这一问题直击要害,让西方陷入沉默。
中国与俄罗斯建立的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属于正常范畴。西方一些势力无端指责中国,却忽视了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的实际需求。关于乌克兰危机,王毅外长再次强调中国立场。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协商、政治途径解决争端与冲突,在俄乌冲突中,中国虽非制造者与当事方,但始终积极推动和平解决。
中国提出的四点主张,为中国立场提供了权威阐释,中国也以此为遵循展开外交斡旋,并同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发起 "和平之友"小组。中方的主张客观、公正、理性、务实,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王毅外长指出,任何冲突最终都要走向谈判桌,欧洲作为战事发生地,更应积极为和平努力,解决危机根源问题,构建可持续的安全框架。
此次慕安会上,王毅外长的发言掷地有声,对美国交底牌,展现中国维护自身权益与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反问西方的问题,揭示西方一些无端指责的荒谬。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始终秉持公正立场,积极推动建设性对话与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