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河北一女子持铁管打死长期施暴丈夫案引发关注 网传其在坐月子和经期被强迫发生关系 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15年但称施暴方存在过错

2024年8月9日潇湘晨报从裁判文书网获知,河北某县49岁女子阿珍因不堪家暴持铁管击打丈夫致死,被判有期徒刑15年。两人结婚后,阿强长期对她实施暴力,尤其在醉酒时会拿孩子撒气。

阿珍说阿强天天威胁要弄死她和娘家全家。最过分的是,阿强在她坐月子和例假期间强制发生关系,拒绝就打人。夜里他还经常开直播让妻子出丑,导致阿珍不敢脱衣睡觉,只能裹着衣服睡。

今年3月阿强又因琐事发酒疯扬言杀人,害怕挨打的阿珍趁机用铁管击打其头部致死。事后她叫来村干部报警,并在原地等待民警到来。她说这20多年一直忍气吞声,家里只能丈夫做主,敢怒不敢言。

法院认定阿珍构成故意杀人罪,但考虑到丈夫长期打骂侮辱存在重大过错,加上她自首并取得家属谅解,最终从轻判处15年有期徒刑。判决书显示阿珍曾多次被打伤住院,但始终没有选择离婚。

类似案例中,有些受害者因防卫过当被判缓刑,有些却因证据不足难以维权。阿珍案特殊在于她全程配合警方,并主动说清犯罪过程。但故意杀人罪最低刑期是三年,最高可判死刑,这种结果引发公众争议。

当地村民描述这对夫妻关系时称男方脾气暴躁,常在村头骂街。阿珍孩子说爸妈矛盾多,母亲性格懦弱从不还手。村委会出具证明证实曾多次调解未果,但未采取强制措施。

2016年最高法曾发布指导意见,明确家庭暴力受害人应在必要限度内防卫。但具体执行时各地标准不一,有律师指出本案量刑偏重,因为女方长期处于被控制状态属于极端情境。

目前农村地区家暴报案率不足三成,受害者担心报复或被嘲笑选择沉默。司法部门统计显示,2023年涉及婚姻家庭的故意杀人案件中,超过40%存在长期家暴史。

阿珍案宣判后,其女儿表示母亲身体不好一直受苦,但无法改变现状。村里人议论说"要不是打死了人,这日子还得分割下去",反映出传统观念对女性的压迫。

像阿珍这样忍到极点才反抗的例子并非孤例。2018年某地女子因老公家暴投毒致死被判八年,2021年重庆一妇女用农药泼杀施暴者丈夫获刑十年。这些案例暴露出司法救济途径不畅的困境。

直播设备成为新型施暴工具在本案中首次被明确提及。办案人员表示,手机录像、网络直播等电子证据收集难度大,很多受害者不敢保存相关记录。

法律专家指出需完善家暴电子取证规范,建议公安机关建立危险评估机制。但乡镇派出所普遍存在警力不足问题,难以实现上门调查常态化。

判决书最后提到被害人家属出具了谅解书,但未说明具体原因。邻居猜测可能是考虑到女方年纪大,且已育有子女。在中国农村,血缘关系往往影响亲属态度。

这起案件再次暴露传统生育文化中的暴力基因。专家建议应重点干预产后和经期暴力行为,但相关保护性法律条款执行存在漏洞。

阿珍现在正在服刑。她的故事在网络引发热议,有人同情有人批评。但多数人认为,这种发生在偏远农村的悲剧,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对弱势群体保护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