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天塌下来,我也要去莫斯科!"面对西方的施压,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又一次用"硬核发言"点燃舆论场。
最近,武契奇因计划5月9日访问俄罗斯参加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遭到欧盟多国"围攻"。他在公开讲话中直言:"因这次行程,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但我的决定不会改变!"这番话不仅展现了他一贯的强势风格,也让外界再度聚焦塞尔维亚在俄欧夹缝中的艰难立场。
素材来源于网络
西方压力有多大?欧盟直接点名"别去"
欧盟这次对武契奇的施压堪称赤裸裸。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明确放话:"不希望欧盟候选国参加莫斯科的庆祝活动。"言下之意,塞尔维亚作为欧盟候选国,必须站队"反俄阵营"。但武契奇直接怼了回去:"没有人能命令我去哪里!"
这种压力早有端倪。自俄乌冲突以来,塞尔维亚因拒绝对俄制裁,被西方持续"敲打"。武契奇曾形容,西方施加的压力"比马克思的《资本论》还厚",甚至直言若被迫制裁俄罗斯,"塞尔维亚的处境将比现在难两到三倍"。
素材来源于网络
为何非要顶风访俄?武契奇的三重考量
1. 能源命脉捏在俄罗斯手里
塞尔维亚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武契奇曾坦言:"我们的经济100%离不开俄天然气。"即便西方多次威逼利诱,塞尔维亚仍坚持与俄签订长期优惠能源协议。此次访俄,能源合作必是重点议题。
2. 地缘博弈中的"平衡术"
塞尔维亚一边申请加入欧盟,一边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武契奇曾吐槽欧盟"一边拖延入盟谈判,一边逼我们制裁俄罗斯"。此次顶着压力访俄,既是向国内展示"主权独立",也是向西方证明"塞尔维亚不是提线木偶"。
3.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俄罗斯在科索沃问题上长期支持塞尔维亚,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纽带。此前贝尔格莱德骚乱时,塞尔维亚总理甚至公开感谢俄情报部门"提前预警"。武契奇深知,若彻底倒向西方,塞尔维亚可能失去俄方关键支持。
"不制裁俄罗斯"的代价:被骂叛徒,航班遭袭
武契奇曾自嘲:"如果我想当'英雄',骂一句普京就能拿奖。"但他坚持不制裁俄罗斯,导致塞尔维亚付出惨痛代价--被西方扣上"叛徒"帽子,航空公司航班频遭虚假炸弹威胁,甚至被欧盟国家联合针对。
即便如此,他仍放话:"我们不会为迎合西方而放弃原则!"这种态度在俄乌冲突后显得尤为"另类"。毕竟,连匈牙利这类"亲俄派"都部分妥协,而塞尔维亚至今仍是欧洲唯一未对俄制裁的国家。
素材来源于网络
结语:小国的"倔强"能撑多久?
武契奇的访俄决定,注定会让塞尔维亚与西方关系再起波澜。但这位总统早已看透:"如果我们失去自主性,塞尔维亚将沦为大国棋子。"
这场"莫斯科之行"不仅是一场外交博弈,更是一场关于"小国尊严"的宣言。正如武契奇所说:"塞尔维亚人可以穷,但不能没有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