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经济学人,翻译/鲸生】

假设,我们暂且接受乔·拜登自称他的思维"敏锐如初"的说法。那么,该如何解释新近出版的白宫回忆录中披露的细节呢?例如:

拜登从未召开过正式会议讨论是否竞选连任;

他从未直接听取自己的民调团队关于支持率低迷(或其他任何事)的汇报;

到2024年,大部分内阁部长已经无法直接见到拜登;

在白宫时,他经常下午4:30分用晚餐,5:15分左右就返回卧室;

在出访时,拜登经常跳过日常简报,却坚持每天早晨预约一名化妆师替他遮掩皱纹和老年斑。

您可能会认为,任何处在拜登位置的人都会安于接受现实--这些迹象只是年迈导致的认知衰退。但这是更加体面的评价,还有一种不那么体面的评价:虚荣、傲慢,以及无能。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杰克·塔珀与Axios新闻网记者亚历克斯·汤普森合著的《原罪》(Original Sin)一书披露,事实上到2023年3月,拜登已经在非公开场合数次表现出"完全不在状态、筋疲力竭、近乎恍惚"。2022年12月的某次会面,他忘记了自己的国家安全顾问与白宫通讯主任的姓名。2024年6月的某次筹款活动中,助手不得不提醒拜登,"您认识乔治啊",试图让他辨认出席活动的影星乔治·克鲁尼。

在白宫回忆录《原罪》5月20日发售前夕,当地时间5月19日,美国前总统拜登在X平台发布简短贴文,回应自己确诊患有侵袭性前列腺癌一事。 社交媒体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记者乔纳森·艾伦与《国会山报》记者埃米·帕尼斯在《战斗》一书中描述:为防止拜登在筹款活动现场迷路,工作人员会在地面贴上荧光胶带引导他走向讲台。这位昔日以口若悬河闻名的政治家,如今就算是即兴发表政治讲话,也要依赖提词器上的精简文稿。

这些众目睽睽之下的"辅助措施"恰恰暴露了当前舆论关注点的吊诡:拜登在总统任期内的认知衰退早已是心照不宣的事实。竞选捐款人、能在罕见场合下见到拜登的部分民主党同僚,尤其是广大美国民众--早在2024年6月他与特朗普辩论中失态之前--已经看穿了他的伪装。2023年4月的皮尤民调显示,仅三分之一的受访选民认同拜登"思维敏捷"。

因此,当前舆论聚焦拜登健康状况的意义,与其说是警示总统个人的认知衰退(他最近宣布罹患癌症的消息更添悲情),不如说是折射了民主党与相关媒体的沉沦。《战斗》一书详细描述了第一次大选辩论失利后,民主党高层如何仓皇地试图阻止一场可以预见的选举惨败。即使是民主党最具影响力的政客奥巴马--书中介绍了他对拜登与哈里斯均缺乏信心--也被刻画成优柔寡断的形象,徒劳地试图在党内开展"迷你初选"。

民主党已经衰落到如此地步,以至于任何获得初选提名者就能主宰全党。拜登先生及其家人、亲信的虚荣心,压倒了关于他是否应该追求连任的理性判断。拜登任内,鲜有民主党人就他的健康状况公开发声。除个别例外,在民主党发动逼宫之前,美国的左翼媒体始终回避报道拜登的认知衰退问题,尽管他们曾拿着放大镜检视特朗普的认知状态。美国的右翼媒体至今还在攻击拜登的心理或道德缺陷,却对特朗普先生的问题兴趣寥寥。

在两本白宫回忆录中罕见地具名发表批评的民主党人大卫·普劳夫坦言,"作为一个政党,我们被拜登害惨了。"普劳夫先生曾在拜登退选后协助运营哈里斯的竞选团队。他说,一个傲慢、闭塞的政党需要专门反思的"2024年最重大教训之一"便是:永远不要向民众否认他们亲眼所见的事实。(读者或许记得,本刊"列克星敦专栏"早在2022年中期选举民主党大胜、拜登支持率如日中天时就已呼吁他放弃连任。)

许多民主党人总是批评共和党议员缺乏反抗特朗普的勇气、不敢揭穿他的谎言,但他们从未反思过自己的怯懦、精于算计与疏忽。即使在那场令人不忍直视的总统辩论过后,一大批民主党高层坚称拜登"适合竞选连任",包括副总统哈里斯、加州州长加文·纽森、伊利诺伊州州长J.B. 普利茨克、纽约州众议员亚历山德里娅·奥卡西奥-科尔特斯--这些人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他们如今可曾领会普劳夫先生的警示?

一座被折断的桥梁

最浅显的教训:短期内,民主党恐怕不会再提名一位耄耋老者参加竞选。两本回忆录均未证明是拜登的高龄导致政策失误(决策能力受损),更多是影响了他的沟通能力(这对总统而言如同呼吸一般重要)。

即便如此,提名一位年轻候选人也无法化解民主党内更深层的迷茫。民主党的真正难题无关拜登的年龄,而在于如何应对他始终未能解决的挑战:移民政策、财政赤字、基建计划的落实。

未来的修正主义历史学家或许会着重渲染拜登任内的立法成就,但这些功绩无法抵消其傲慢带来的恶果。拜登曾自诩为"通往下一代年轻人的桥梁",而《战斗》一书的作者点评,他最终却沦为"连接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到第二任期的栈道"。这或许不仅仅是一位总统、一个政党、一帮媒体认知衰退的故事,更可能成为美国民主整体滑坡的一个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