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方对华政策在言辞上较之前显得更为温和。但在实际行动中,特朗普依然坚定不移地推进针对中国大陆的强硬政策。美国国务院甚至还在官网上动手脚,删除了"不支持台独"的表述,并宣称这是例行性修改。美方还强调美方的"一个中国"原则没有改变,并仍然致力于维持台海和平稳定,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且支持两岸和平对话解决问题。
实际上,这并非是美国务院首次在官网上动手脚。三年前,拜登政府就曾在国务院的官网上悄悄删除过"不支持台独"的表述,但不到一个月时间,美方又重新把不支持"台独"的内容添了回去。可见,美方只是在玩弄文字游戏,并试图在两岸纷争中捞取最大的利益。在这一背景下,两岸维持"紧张而可控"的"分治"局面,最符合美国的利益。为此,美国宣称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这可以理解为既不支持"台独",也反对"大陆动武",目的就是让两岸永续"分治"的局面。
客观分析,特朗普只是把台湾问题作为从两岸同时渔利的工具。在美国国务院官网上,虽然删除了"不支持台独"的表述,但并不代表支持"台独"。同时,美国务院的官网还新增了"美方期待两岸问题能够以和平的,且两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得到解决"。过去,美方的表述是"台湾未来由台湾2300万人来决定",但现在却改为由两岸人民"共同决定"台湾未来,这也就暗示了美方支持两岸和平统一。既然如此,美方为何在官网删除"不支持台独"的表述呢?
台《联合报》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赖清德当局一直谋求"台独",而大陆一直坚决反对"台独"。对于美国务院在官网动手脚,删除"不支持台独"的表述,大陆必然想方设法,让美方把话加回去。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希望把台湾问题作为与大陆交易的筹码,迫使大陆在未来可能的贸易谈判中作出让步或妥协。而赖清德当局则必然会倾尽全力,避免美方在官网将"不支持台独"删了又加的历史重演。在删除与添加之间,美方便可以在台海问题上两边渔利。
从经济层面来说,特朗普政府已经宣布对大陆商品加征10%的关税,但不料遭到大陆坚决且有力的反抗。日前,大陆不仅宣布对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而且还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此外,中方还对关键的稀土资源加强对美出口管制,并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眼见美方在关税战和贸易战中讨不到便宜,于是特朗普政府便在涉台问题上搞起了小动作,妄图迫使与中方在未来贸易谈判中的筹码。
与此同时,美国对待赖清德当局可谓是软硬兼施,又拉又打。美国务院官网删除"不支持台独",可以视为对赖清德当局的拉拢。同时,美方又暗示支持两岸统一,这显然不是为了向大陆示好,而是借此敲打赖清德当局,其目的都是为了榨取更多的利益。赖当局为了避免美方在官网把"不支持台独"的表述删了又加的历史重演,甚至在两岸统一进程中,被美方彻底抛弃,只能向美方继续输出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赖清德当局选择了妥协。
据《路透社》的消息称,赖清德当局正与美方进行谈判,准备向美国采购上万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包括岸防巡弋导弹,与"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等。同时,赖清德当局还决定将防务预算提升至GDO的3%以上,占2025年度总预算的25.5%,并将此作为向特朗普纳出的"投名状"。不仅如此,在特朗普多次点名"台湾偷走美国芯片生意"并威胁对台征收100%关税后,赖当局还承诺扩大对美投资与采购,同意美方提出的台积电与英特尔组成"合资公司"的计划。此前,民进党当局还要求台积电让出董事会席位,让包括美方在内的外籍董事占到六成,这也就意味着台积电已经变成了"美积电"。
有观点指出,特朗普政府一方面加速掏空岛内的优质的经济、科技和人才资源,另一方面还把台湾问题作为与大陆讨价还价的工具,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把台湾卖个好价钱。待特朗普把岛内优质资源吃干抹净后,很可能与大陆做一笔"大交易"。例如,以中国大陆默认美国吞并加拿大和控制巴拿马运河为条件,换取美方支持中国的完全统一。这对于特朗普来说,显然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