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山猫】
当地时间5月13日,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上将在其个人社交媒体X(原"推特")账号上发布一条推文,称美国空军将继续保持"速度、敏捷性和杀伤力"的全球典范地位,现代化意味着能力与威胁相匹配,并部署一系列"能够为对手制造独特困境"的装备,同时确保处于成本曲线上的"有利位置"。
在这篇推文中还附带了一张图表,内容是对比美国空军目前服役的第四代、第五代战斗机以及未来的"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包括最近官宣的波音第六代战机F-47和协同作战飞机(CCA)。
阿尔文上将推文中所附带的这张图表
美国"战区"网站(The War Zone,TWZ)在对此的报道中称,这张空军参谋长本人发表、带有美国空军logo的图表,已经属于某种意义上的"官方指标":比如图中标识了NGAD有人战机F-47将"拥有超过1000海里(约1852千米)的作战半径"、以YFQ-42A和YFQ-44A为代表的CCA作战半径则"超过700海里(约1296.4千米)";二者均为了执行"空中优势"(Air Superiority)任务;F-47有超过2马赫的最快飞行速度和"隐身++" (Stealth+)、CCA的最大速度则是"机密"和正常水平的"隐身"(Stealth)。另外,图片中还列出的信息有,它们均将在2025-2029年之间"可操作"(原文Operational,参考图表中其他型号,也可理解为"可部署"),F-47要生产超过185架、CCA则生产超过1000架等等。
图表中关于F-47和两种CCA的部分(局部)
报道表示,NGAD的有人战机部分(已经确定为波音F-47)一直以来其航程和总体性能都是相对重要和热门的话题,而穿透和深入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防区是波音六代机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些主张认为,航程和续航能力的重要性远远在其他性能指标之上,但也有不同观点认为,应该采取类似传统战机相对平衡的设计。总之这一"超过1000海里"的作战半径比现役其他战机明显提升,但不像一些激进观点所认为的,在未来对抗先进防空系统时那样必要。
此前美国海军下一代战斗机(F/A-XX)所透露出的目标也包含大航程与作战半径,该计划的指标是比美国海军现役战机航程高出大约25%。目前,F-35C航程比F/A-18E/F"超级大黄蜂"更大,是美国海军战术喷气机中相对最远的,比F-35C远25%意味着F/A-XX作战半径约为850海里(约1574.2千米)。相较而言,陆基部署的F-47提升更大,而海军F/A-XX则是可以航母进行起降,这些差异在战术上存在着合理性。
不过,这张图表中的数据仍相当笼统,比如航程中"1000+"究竟代表超过1000海里多大程度,是否存在其他数据是否存在某种精心设计、防止对手获取更多有价值情报信息的情况。只有185架的数字指向相对明确,即以"一比一"的数量取代现有的F-22战机,尽管目前美国空军对六代机部队的编制结构设计仍然在进行当中。
此外,图片中将F-47的隐身能力标为"隐身++",超过F-22的"隐身+"(Stealth)和F-35的"隐身",符合外界对NGAD有人战机部分一直以来的设想,比如"全带宽、全方位"的电磁波和红外低可探测特性,但另一方面来说,这又似乎与此前公布带鸭翼的F-47艺术渲染图所不符(美国业界长期宣称鸭翼不利于隐身),但报道对此"挽尊"称,并不清楚公布的F-47渲染图中哪些部分是为了"战略忽悠",万一最后的实机和渲染图不大一样,甚至大不一样、没有鸭翼呢?
到了已经公布具体型号阶段,号称"验证机已经飞行多年"的F-47,外界能够看到的仍然是"图片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物为准",想要不让人怀疑"官宣进度"属实有点儿难
然而,图中F-47和两种CCA设定在2025-2029年的"可操作"时间,却又是相当不严肃的,尽管其可能指的是在这几年中实现原型机首次飞行及其后续的开发测试试飞,同样是"Operational"数据,图中现役的几种第四代、第五代飞机标注的至少都是量产交付,甚至是形成初始战斗力(IOC)的时间,比如F-16的1979年,指的正是1978年8月首飞的首架量产型F-16A,于1979年1月6日交付美国空军(次年编入第388战术战斗机联队第34中队开始服役)。作为仍处在"神龙见首不见尾"状态的F-47,其"可操作"一项数据显然与表内其他现役战机出现了"双重标准",就连"战区"网站在报道中也认为,如果以正常标准认定,F-47在图内表示的2025-2029间投入使用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战区"网站在要求美国空军方面进一步澄清时,一位空军官员则表示"F-47将在本届政府期间飞行(Will fly during this Administration)",然而这一回答相当模糊,毕竟从首飞试验到出击作战都属于"飞行"(FLY),基本不具备太多有效信息含量。
饶是由美国空军参谋长发布,这张"官方图表"也正由于这种过于不严肃的"可操作"年份标注,导致其他数据也多少有些不严肃、甚至看上去确实像某种"战略忽悠"起来,在"战区"网站的报道下方,已经有评论表示"只有F-47在2045年投入使用后的飞行时,才会相信其1000海里的作战半径"。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认为,这样的"官方图表",并不具备太多实际可信的价值,特别是"双标"化的"可操作"年份一栏,反而凸显了特朗普第二个任期中,美国空军在六代机领域的某种"焦虑",宁可"双重标准",也要保证在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内看起来"后墙不倒",难怪评论区还有人针对图表中F-47的"隐身++",表示干脆改成"黄金隐形"(Stealth Gold),还能用于奉承,就像此前的"美国铁穹"改名"金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