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的话听起来很重,他直接对着赖清德开火,批评他刻意淡化抗战历史,说他这是"媚日忘本"。
事情的起因,好像就出在用词上。赖清德不说"抗战胜利",偏要用日本人习惯讲的"终战"。马英九认为,这两个词差太远了!一个是我们赢了,一个是战争结束了,意思完全不一样。
所以他要求赖清德必须向台湾人民郑重道歉,还要正视历史、捍卫民族的尊严。
国民党那边最近搞了个座谈会,时间是8月29日,名字叫"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座谈会。朱立伦、管中闵、夏立言、连胜文这些人都去了,看来不是个小事。
在这个会上,朱立伦的表态让人感觉有些不一样,他说:"80年前的今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日子,我们光复了台湾。"他还特地提到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说这些是确定台湾光复的依据,历史是不能随便扭曲和忘记的。
马英九在会上说的话就更直接了。他说台湾人从1895年开始,反抗日本的活动就没停过。他讲了一个很朴素的道理--没有抗战的胜利,就不会有台湾的光复。这个事实,谁都不能假装看不见,或者挑自己喜欢的来说。
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像就是大家对同一段历史,有了不同的说法。这种不同,让很多人心里不舒服。
大陆那边,国台办在8月27日也说话了,发言人叫朱凤莲。她说,大陆这边会邀请台湾的同胞,来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的纪念活动。
紧接着,第二天,也就是8月28日,国防部的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也表态了。他说,抗日战争是所有中华儿女一起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斗争。
然后他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
"我们邀请国民党老兵参加纪念活动。"
邀请当年的老兵,这一下子就把历史拉得很近,好像昨天发生的一样。
大陆那边的大动作还不止这些。北京要搞一个93大阅兵,就是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个目的说得很清楚,就是为了记住历史、怀念先烈、珍惜和平、开创未来。
国民党在台湾办的那个座谈会,想表达的意思,似乎也差不多。
一个在台湾开会纪念,一个在大陆准备阅兵邀请老兵,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就很有意思了。它们好像在隔着海,对赖清德当局的一些说法,做出了回应。
民进党那边,一直不太愿意提"抗战"这两个字。赖清德用"终战"这个词,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在故意淡化日本当年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是什么呢?
就是民进党当局的一种"媚日"心态,好像为了讨好日本,连自己民族的历史都可以模糊掉。
大陆外交部那边也有声音。副部长马朝旭在8月29日的记者会上,被人问到了台湾光复80周年的问题。他回答得很干脆,说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不能被怀疑的。
他还说了一句分量很重的话,他说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
"少数外部势力妄图搞'以台制华',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
这话听起来,已经不只是在谈历史了,更像是一种警告。
在民进党执政的这些年,两岸之间的矛盾确实越来越深了。很多人都觉得,这都是民进党当局故意搞出来的。他们好像总想在历史问题上做文章,把台湾和大陆切开。
可是历史这种东西,真的能随便切开吗?
马英九的愤怒,朱立伦的表态,还有大陆的一系列动作,都像是在回答这个问题。
他们都在说:不行。
从经济、法律、文化到军事,大陆的动作好像也越来越快,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推动两岸的统一。
而那些搞"台独"的人,比如赖清德和他身边的人,他们走的这条路,好像越来越窄了。他们不断地挑战历史,挑战所有中国人的共同记忆,最终会把自己逼到一个没有退路的地方。
他们做的这些事,说过的那些话,历史都会记下来。
最终,他们总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所有的声音--马英九的怒批,朱立伦的提醒,国防部的邀请,外交部的警告--都汇集到了一起。这些声音跨过海峡,都指向了赖清德。他现在面对的,不只是政治上的压力,更是整个民族沉甸甸的历史。这本历史书,他到底打算怎么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