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消息援引美军印太司令部发布的消息称,2024年4月部署在菲吕宋岛拉瓦格机场的"堤丰"中导系统已搬家至该岛另一处地点,但此举不意味美将永久性在菲部署该系统。菲方则喊话中方,只要停止在南海的"侵犯行为",菲方就将该系统退还美国。那么,"堤丰"导弹系统的性能如何?美军"堤丰"导弹为何要搬家?菲方把南海问题同"堤丰"中导问题挂钩意欲何为?中方又该如何应对呢?
从技战术角度来说,"堤丰"导弹系统可以携带包括"战斧"巡航导弹在内的多种武器进行攻击,射程达数千公里,是美军中程能力连最强的打击力量。对于菲方引入"堤丰"导弹系统,中国与域内国家均表示反对或质疑。菲方则多次就此作出解释,承诺是"临时部署"、在相关演习结束后就会撤走,但菲方却一再违背承诺、出尔反尔,改口称要购买"中导"系统、获得威慑能力,甚至公然把南海问题同"堤丰"中导问题挂钩,不仅荒谬,也是极为危险的。
从战略上看,"堤丰"系统作为一种高度敏感的战斗装备,部署到菲律宾吕宋岛北部后,已具备威胁东亚大陆战略纵深,打击东亚多国多个中心城市的能力,特别是给中国东南沿海乃至内陆部分地区带来严重的潜在威胁。从美菲关系来看,两国军事联系逐步加深,特别是2022年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菲律宾更是为美国在南海的活动大开方便之门,美菲之间的军事联系愈发紧密。2023年,美军还在"肩并肩-2023"军演中派出第一多域战特遣队火力营的"海玛斯"连参演。
如果说美军部署到菲律宾的"海玛斯"连只能威胁菲周边海域的巴士海峡,民都洛海峡和巴拉巴克海峡,那么随着"堤丰"导弹部署到吕宋岛,则意味着其打击范围拓展到了东亚大陆腹地。这也意味着,菲律宾已经把自己绑定在美国的战车,甘为美国"印太战略"的马前卒。如今,美军已把"堤丰"导弹从吕宋岛北部的拉瓦格国际机场搬家到吕宋岛的另一个地点,两者之间的距离只有200左右公里。这种调动和部署一方面是检验"堤丰"导弹系统的机动性;另一方面则是显示美国不会因政权的轮替停止对菲律宾的支持,并显示美军干涉南海安全事务的能力。
前不久,美国新任国务卿鲁比奥与菲律宾外交部长马纳罗通电话,强调了美国对菲律宾的"保卫承诺",并且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这无疑是为美军增加在南海的部署寻找理由和借口,并继续鼓动菲律宾继续对华施压,从而迫使中方在南海或者台海以及贸易领域作出妥协和让步。菲律宾则狐假虎威,妄图推动南海问题复杂化,国际化和军事化,甚至把南海问题同"堤丰"中导问题挂钩,一方面是想激化中菲南海争端,转移国内矛盾,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配合美国的军事部署,甘当域外大国遏华支点,以求获得援助和所谓安全。
当前,菲律宾国内的中期选举已经在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弹劾风波中拉开了帷幕。这次选举不仅是未来总统选举的"前哨站",更关乎杜特尔特和马科斯家族的政治前途。由于两大家族之间的矛盾日益白热化,小马科斯政府不断在南海问题上对华展现强硬姿态,以期转移国内矛盾和政治压力,骗取选民支持。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无疑是南海局势持续升温的幕后推手,小马科斯政府妄图借助域外国家的支持在南海攫取不当利益以及安全感,但这只是菲方的一厢情愿而已。
正如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对菲律宾信誓旦旦的安保承诺,与当初拜登政府对泽连斯基政府的承诺如出一辙。但乌克兰战火连天,生灵涂炭的悲惨遭遇已经表明,一旦南海爆发冲突,美国是不可能为菲律宾一战的。面对美菲勾连挑衅,我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已经把话挑明了,关于美在菲部署中导,中方已多次阐明坚决反对立场。菲方公然把南海问题同"堤丰"中导问题挂钩,把本国安全、人民福祉与地区和平稳定视作"交易"筹码,不仅荒谬,也十分危险。
我国防部还要求菲方按照此前公开承诺尽快撤走该系统,早日回到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上来。同时,中方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决反制侵权挑衅行径,坚定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菲律宾若一味迎合美国,甚至碰触到中方的底线,必将遭到迎头痛击,最终沦为大国博弈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