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5年了,你还看油车?这句话或许很多今年买油车的消费者都听到过。也是新能源如此火爆,如此智能的当下,燃油车似乎已成"昨日黄花"。
然而,就在上海车展这场"电动狂欢"中,长城汽车却高调祭出"王炸"-4.0T V8发动机,并打算将它用在坦克品牌上。大家都放弃燃油了,长城这边却造完3.0T V6,造4.0T V8,它图什么?市场还会认吗?今天,小编和大家好好聊聊。
4.0T大V8,撑起自主燃油脊梁
对于当下自主的成功,很多人把它简单归结为新能源的弯道超车,但你细看自主的发展历程时,会发现燃油的做的贡献一点不少,像累计销量破400万的吉利帝豪,累计拿下一百多月SUV销冠的哈弗H6,它们全是能硬刚合资的自主燃油佼佼者。
而且从早期逆向研发到如今的正向突破,自主品牌在燃油车领域的其实早已完成技术突围。可即便这样,它们的成果还是被一句弯道超车轻飘飘盖过。归其原因,除了有新能源势大之外,还有自主燃油大排量的缺失。
在燃油言必称V8、W12时,自主能给到基本都是L4 1.5T,稍大的2.0T,也是近几年才多多起来,这种情况下,软肋突出的自主燃油,想收获大量叫好,着实不易。
好在,这个软肋被长城解决了,4.0T V8发动机的推出,不仅为长城为旗下高端车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有助于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感。它还打破消费者对国产燃油"低端、廉价、不先进"的刻板印象。让广大国人谈及自主高端不用大排量时,可以不再是因为没有,而是不用。
内燃机不死,消费者对大排量情有独钟
当然,长城之所以造V8不仅仅因为想撑起自主燃油脊梁,还因为它想冲击高端市场、冲击超豪华市场。
V8发动机历来被视为车企技术实力的象征,此前自主仅有红旗等极少数品牌涉足,且未形成规模化应用。长城通过自研突破,不仅打破外资技术垄断,更以"中国唯一量产V8"的身份抢占稀缺性标签,为品牌向上提供硬核背书。
而且从全球超豪车消费数据来看,目标用户对机械质感、文化符号的追求远高于实用需求。劳斯莱斯、宾利等品牌虽推出电动车型,但核心产品仍以大排量油车为主。长城V8的推出,既能满足超豪车用户的"引擎声浪"需求,也能结合电机形成混动,满足环保法规。
特别是在电动化尚未完全征服的硬派越野领域,大排量发动机的可靠性、持续动力输出仍具不可替代性。正如奔驰G级用户对V8改款的不满,长城瞄准了这一细分市场的刚性需求,给坦克配上V8,势必能收获更多关注与认可,让坦克品牌的越野标签更加鲜明。
写在最后
长城4.0T V8的意义,远超一台发动机的范畴。它是自主技术突围的里程碑:从逆向研发到正向突破,从1.5T到4.0T,中国汽车终于有了与世界顶级车企平等对话的底气。它更是市场战略的清醒选择:在电动化狂热中保持理性,用差异化路线开辟新增长。
燃油与电动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双轮驱动的力量。 长城V8的轰鸣声中,不仅有机械的怒吼,还有技术自主的执着坚守。所以这或许不是绝唱,而是一场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