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法、德、意、波、芬及欧盟领导人共同发表联合声明,明确呼吁有关乌克兰危机的外交解决方案必须保障乌克兰和欧洲的重大安全利益。

首先,这个声明针对谁来的,其实不言自明。

为什么有这个声明?事情要从特朗普最近放的话说起。他宣布15日要在阿拉斯加和普京见面,专门聊乌克兰停火,还特意补了一句:"乌克兰和欧洲不需要上桌。"这种把欧洲和乌克兰排除在外、试图私下敲定他国命运的态度,显然刺痛了欧洲各国的神经。

这两天,泽连斯基每天都在跟欧洲各国领导人通电话,表示乌方未看到俄方转变立场,呼吁伙伴国家致力于共同安全,反对"用乌克兰领土交换和平"。

泽连斯基恳求欧洲各国协调立场,可以说泽连斯基取得了成功。欧洲各国和欧盟领导人用联合声明的方式表态,就是对美俄这种 "私下交易" 的强烈不满和公开反对。欧洲这一声明虽然没有直接点美俄的名,但在当前国际局势下颇具分量,背后的深意值得细品。

其次,英法等国作为老牌列强,对特朗普和普京心里的算盘可谓心知肚明。

欧洲老列强为啥这么敏感?毕竟历史上这帮列强个个不是省油的灯,都在全世界到处军事干涉,外交瓜分,干过不少类似的事,最有名的莫过于慕尼黑会议,历史上的"血泪教训"太深刻了。

1938年慕尼黑会议,英法为了"避免战争",默许德国吞并捷克的苏台德地区,理由是"这是德国最后的领土诉求"。结果呢?希特勒转头就占了整个捷克,接着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欧洲老百姓为这"绥靖政策"付出了上千万条人命的代价。

现在特朗普和普京想"私下解决"乌克兰问题,欧洲老列强一眼就看穿了:这不就是当年"慕尼黑模式"的重演?乌克兰成了"待宰的羔羊",欧洲又被排除在外,最后遭殃的还是自己--俄乌冲突外溢的能源危机、难民潮,欧洲已经扛了两年多,凭什么再替美国和俄罗斯的"交易"买单?

这段历史教训深刻,欧洲各国自然不希望悲剧重演,更不希望自己再次成为美俄博弈的牺牲品,或者眼睁睁看着乌克兰重蹈捷克斯洛伐克的覆辙。

再者,欧洲历史上曾被俄军多次 "平推",让欧洲各国对俄罗斯始终保持警惕。

如今眼看美俄可能绕过欧洲私下商议乌克兰问题,欧洲各国显然下了狠心不想让历史重演,在声明中明确了将继续给乌克兰军事和财政支持,打算支持乌克兰打到底。

但话说回来,前苏联解散,冷战结束后,欧洲老爷的钱用来搞高福利,各国的武备已经废弛很多年了,当年横扫欧洲的德国国防军现在一堆体重超标的胖子,当年海上霸主英国现在能开动的大型军舰屈指可数,高卢雄鸡法兰西的精锐外籍军团在非洲被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打的节节败退。

虽然军事上能提供的实际支持相当有限,很多武器装备还得向美国订货,所以对乌克兰支持更多体现在给钱方面。但毕竟老牌列强的底子还在,英法意都是有航母的,德国的豹式坦克战场能力是很强的,欧盟在协调各成员国掏钱支持乌克兰方面还是给力的。这份联合声明也释放出欧洲不愿轻易妥协的态度,特别是英法,还打算组织5万人的联军部队直接拉到乌克兰。

综合来看,特朗普和普京想通过会面开香槟庆祝,直接私下瓜分乌克兰利益,估计没那么容易。欧洲各国的联合发声让这场博弈变得更加复杂,乌克兰问题不再是美俄两国能说了算的事。

接下来,随着美俄会晤的临近,各方的角力还会持续升级,乌克兰的命运走向也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欧洲各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诉求,这场围绕乌克兰的国际博弈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