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饺子本名杨宇,1980年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大学时期,因"杨宇"谐音"洋芋"(四川方言中土豆的别称),他被同学戏称为"土豆"。这个昵称不仅源于方言的趣味性,更与他敦实的身材和憨厚的性格相契合--同学形容他"像土豆一样广泛受喜爱"。

"饺子"这一艺名的诞生则更具个人色彩。据饺子在采访中透露,其最初成立的工作室名为"饺克力",灵感源于"饺子"与"巧克力"两种美食的结合,象征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后因名称拗口,最终简化为"饺子",既保留了他对饺子的喜爱,也隐含了创作理念的纯粹性。这一名称的转变,恰如其分地映射了他从药学生到动画导演的跨界历程--化繁为简,专注本心。

饺子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却因对动画的热爱毅然转行。大三时,他自学三维动画软件MAYA,尽管英语水平有限,仍凭借毅力攻克技术难关,甚至为一段10秒的镜头连续渲染三天。家人斥资万元购置专业设备支持其梦想,这段经历成为他动画生涯的起点。

大学期间,饺子的绘画天赋已崭露头角。他与同学王洪伟承包学院板报创作,作品以"降维打击"般的艺术性脱颖而出。其画风深受香港漫画家黄玉郎影响,擅长通过细腻的渲染赋予画面生命力,这一风格后来在《哪吒》系列中得以延续,如锁链设计的"杂而不乱"便源于早年画树枝的功底。

饺子的作品以"颠覆传统"与"极致追求"著称。《哪吒之魔童降世》与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通过重构神话角色,传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精神,与其个人奋斗历程形成深刻共鸣。他的创作近乎偏执:为《哪吒2》设计1900余个特效镜头,最终因时长限制忍痛删减部分内容,却仍以107.9亿元票房刷新全球动画电影纪录。

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艺术层面,更渗透至技术细节。例如,《哪吒2》中一段10秒的镜头需三天渲染,而他早年完成的美术作业曾因枝条穿插的精密逻辑获得满分,两者异曲同工。

截至2025年2月,《哪吒》系列两部电影累计票房达157.38亿元,助饺子登顶中国导演票房榜榜首,成为唯一凭借两部作品超越陈思诚、徐克等资深导演的"黑马"。其作品更打破多项纪录:全球首部票房破百亿的华语电影、全球动画电影票房亚军(仅次于《头脑特工队2》),并有望以160亿元总票房冲击全球影史前五。

票房之外,饺子的成功重塑了动画电影的商业价值与行业格局。光线传媒因投资《哪吒2》股价暴涨264%,而他控股的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持股56%)也成为国产动画的标杆企业。更引人注目的是,冯小刚等传统电影界巨头主动抛出橄榄枝,标志动画与真人电影的壁垒正在消融。

面对名利场的喧嚣,饺子始终保持谦逊。他将成功归功于团队协作,并多次强调"热爱与坚持"才是创作内核。即便因《哪吒2》爆火被媒体"硬捧"为明星,他仍以"穿平价毛衣、十年身材未变"的质朴形象示人。这种清醒,既是对初心的坚守,亦是对浮躁行业的无声回应。

从"土豆"到"饺子",从药学生到票房之王,杨宇的蜕变不仅是个体的逆袭,更折射出中国动画产业的崛起。正如他所说:"创作如饺子,需以匠心包裹热爱,以坚持煮沸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