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蜀汉的顶梁将领之一,这个一向傲气冲天的汉子,看不上马超,也瞧不起黄忠,对赵云却总是表现的很客气。
为什么关羽在赵云面前,却能收敛起自己的架子呢?
马超来投,关羽的第一反应
马超来了,这消息像阵风,吹进了关羽的耳朵里,马超是谁?西凉战神,雄踞一方。
早年跟曹操对峙,甚至逼得曹操差点割发代首,算得上有些本事。
对于关羽来说,马超这人,远没传言中那么神乎其神,西凉兵再凶猛,没自己当年万军丛中过的英雄气魄。
马超来投,是刘备把他当作一员虎将,可关羽却不这么想,眼睛微眯,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直截了当地问:这马超,究竟有多厉害,能与谁相比?
诸葛亮给的回答不偏不倚,说大概能和张飞比一比。
看完信,关羽哼了一声,嘴角一撇:张飞?和我三弟差不多,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心里想的很明白,这不过是个和张飞差不多的人,实力再强,也不会超出他的想象,关羽没表现得特别热情,对马超也没有特别的欢迎仪式。
想法是,这家伙远道而来,真本事是啥,得看看再说。
关羽这种冷漠,不是对马超的轻视,而是一种保留,需要观察,需要确认。
马超初来乍到,也听说了关羽的威名,关羽的冷淡,让他心里有些不痛快,初次见面,两人话不多,关羽只是点点头,眼睛扫了马超几眼。
马超挺直了身板,心里有些自负,堂堂西凉马家,战场上从未有过怯懦,可关羽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好好干,蜀汉容得下有本事的人。
这一句话,马超听得有些意味不明。
这是鼓励,还是试探?没人知道,关羽对马超的态度,总让他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距离感。
黄忠封将,关羽的心里芥蒂
关羽对黄忠的态度,更为直接,他不满,心里有芥蒂。
黄忠是个老兵,早年在刘表手下做事,到了刘备这边,因为立下了定军山的功劳,被刘备封为后将军,与自己平起平坐。
关羽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坐在荆州的帅帐里,脸色沉了下去,眉头紧皱。
心里嘀咕:一个老兵,能有什么大功劳?更何况,这老家伙年纪一大把了,怎么还封这么高的官职。
关羽的骄傲,不允许和一个"迟暮之年"的人同列,让人送信回成都,明确表示不认同这个封号。
黄忠对此并未介怀,他是个实在人,知道自己的战功,知道刘备给的封赏来之不易。
对关羽的傲慢也心知肚明,却没有太多计较。
费诗也出面劝说关羽,说大家都是为了蜀汉事业,何必为了个名分生出间隙。
关羽虽然听进去了,心里的不服,却从未消散。
之后的几次相遇中,关羽对黄忠,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态度,不会主动靠近,也不会和黄忠多说什么。
偶尔在军中见面,只是简单点头致意,甚至不屑多做交谈。
心里仍是觉得,黄忠这个人,还不够资格跟他平起平坐。
有一次,黄忠在军中操练,一大早就在校场上舞刀弄枪,年纪虽大,手上的功夫丝毫不逊于年轻人,动作如风,气势逼人。
关羽路过时,看见黄忠练武的场景,冷冷地瞥了一眼,没有多言,转身就走。
黄忠停下动作,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目光中隐约带着一点失落,随即又恢复了那份稳重的神态。
他不在意别人的看法,知道关羽的态度,心里明白也自己的职责。
不是为了讨好谁而来,是为了蜀汉的事业而来。
立功封赏,是刘备对他在定军山大捷的认可,而不是其他人的看法能够改变的。
关羽的态度,让黄忠感受到了一些疏离感,黄忠没有因此而懈怠。
反倒是更加尽心尽力地,投入到训练和战事中去。
带领着军中的年轻士兵,每日勤加操练,力求让这些新兵也能在战场上站稳脚跟。
黄忠的经验丰富,知道如何把年轻士兵,培养成真正的战士。
时常对士兵们说:"战场上没有老兵和新兵,只有活下来的兵。"这句话简短,却让无数年轻人记在了心里。
关羽呢,依旧保持着他那份高傲,对黄忠的态度没有太大变化。
一次战斗中,关羽亲眼见到了黄忠的英勇,那次战斗,敌军兵力强大,双方激战正酣,黄忠手持大刀,杀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
不顾年迈,一马当先,冲在前线,士兵们看到这一幕,都士气大振,跟随黄忠一同冲杀。
关羽在远处看着,眼中渐渐露出了一丝赞许,但依旧没说什么,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黄忠的表现,逐渐让关羽心中的芥蒂有所松动。
黄忠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而不是靠言语争辩,这让关羽心里,对他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赵云的忠心与关羽的敬重
可有一个人,关羽却从未摆过架子,那就是赵云。
关羽和赵云认识得早,赵云一直是刘备身边的得力干将,从长坂坡救阿斗,到数次护卫刘备,赵云的忠诚与勇武,关羽是看在眼里的。
他从未轻视赵云,甚至每次见面都亲热称呼为"吾弟"。
赵云这人,不仅武艺高强,更重要的是,对刘备的忠心无可挑剔,关羽自己是个傲慢的人,但对忠诚有着近乎固执的崇敬,
尤其是赵云这种不图名利、不争功劳的性格,要说他在军中的威望,那一点不比关羽、张飞低,可赵云从来不以此自居,也从不摆功劳架子。
这种谦逊的处事风格,让关羽打从心里尊重他。
关羽在赵云面前,见到的不是一个竞争对手,而是一个真正的兄弟,一个值得信赖、值得托付的人。
一次,刘备召集众将讨论战略,关羽坐在一旁,神情冷峻,见到赵云进来,主动起身让座。
赵云却连忙摆手,说:"云怎敢夺兄长之位。"两人你来我往,关羽的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说:"吾弟忠勇,吾心甚安"。
关羽对赵云的这种敬重,是发自内心的,而赵云也用自己的忠心回报了这种信任。
长坂坡之战,赵云单枪匹马救出刘备的儿子阿斗,这一事迹早已传为佳话。
关羽得知此事,对赵云的敬意油然而生。
这种不顾个人安危,为了主公舍生忘死的行为,是忠诚的证明,这让关羽对赵云的行为更加推崇备至。
背后的故事与人性
关羽的傲气,来源于对自己武艺和地位的高度自信。
一直认为,自己是蜀汉中重要的将领,除了刘备和张飞,其他人都要逊色一些。
对马超的冷淡,是因为他觉得,马超的资历和功绩,还不足以与他比肩,对黄忠的轻视,是因为觉得黄忠年纪大了,不配与自己平起平坐。
赵云不同,赵云的谦逊、忠诚,以及他与刘备的深厚关系,让关羽打心底里尊重。
关羽的这些态度,是他的个性使然,也是那个时代背景下,将领们普遍的心理,英雄自古爱英雄,关羽看重的是实力与忠诚。
那些不够资格的,他看不上;那些有野心的,他保持距离。
赵云这样不争不抢、忠心耿耿的人,却能让关羽放下架子,心生敬佩。
这就是关羽,一个有傲气,有坚持,也有柔情的武将,关羽的高傲,是对敌人的不屈;他的敬重,是对兄弟的认可。而这,也许就是关羽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