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这回是真的意识到大事不妙了。为了让中国成功答应自己的要求,他们打算找武契奇当中间人求求情。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日前透露,他已经得到了中方加快电动汽车生产关键矿物出口的承诺,那些在塞尔维亚设厂的外国车企将因此受益。
武契奇表示,在塞尔维亚设厂的欧洲车企因为稀土不够用主动求助,塞尔维亚政府决定出面干预,即借助和中国的密切关系展开了协调,好在中方也承诺会"加快"审批进程。
据武契奇透露,中方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任何出口限制都不是"针对塞尔维亚这样的友好国家"。
短短一句话,足以说明塞尔维亚在中国这里的"特殊性"。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欧洲车企知道主动求助武契奇,因为他们很清楚中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合作关系不一般,比中国跟其他欧洲国家的合作更加密切。
虽然其他欧洲国家不太待见塞尔维亚,对武契奇更是不满,但在这个时候他们在还能低头求帮忙,让武契奇当中间人求求情。
有意思的是,最近这几天,塞尔维亚又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抗议者们要求解散议会并且提前进行选举。
这说白了就是要推翻武契奇的领导,想让塞尔维亚改朝换代。
武契奇很清楚幕后还有推手,目的就是将他拉下马。
类似的情况,在最近两年时常发生,至于原因,无非是塞尔维亚在武契奇的领导下和中俄走的"越来越近"。
欧洲不高兴,美国也不高兴,所以谁是幕后黑手并不难猜。
但现在看来欧洲还是有求于武契奇的。
而咱们的回应,虽然看似寻常,是对那些友好国家的正常待遇,但在这个情境下就是对武契奇的一大助力。
这或许能在暂时帮助他稳住地位,毕竟现在欧洲还用得上武契奇,不会急于推翻他,但接下来能不能度过难关,那还得看他自己的能力。
另外从欧洲车企求助武契奇这一动作来看,他们大概也是感觉到大事不妙,发现中国没有以前那么好哄了。
说实话,中国变得不好哄,完全是欧洲自己作出来的。
原本中欧合作前景十分好,但奈何欧洲总是不够坚定,不能完全独立的做出决策,在很多事情上盲目追随美国的脚步,这就导致中欧合作面临阻碍。
一次两次还好说,次数多了,就只会消磨中方对于中欧合作的信心。
如果欧洲真想让中国松口,获得更多稀土出口许可证,就需要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合作的诚意。
本身这一次我们发布的出口许可证里面,首批就是面向欧洲企业的,而且数量不在少数。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按规矩来,后边得到想要的结果并不难。
但要是学美国,继续奉行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那之后恐怕请谁出面说情都没用。
我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日前说的很清楚,中方已经依法批准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还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
总之一切都建立在合规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