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3个多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谓是一事无成,在俄乌冲突、中东事务、红海危机等方面的举措都没有成果。更糟糕的是,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不仅没有给美国带来好处,反而引发了债汇股"三杀",全美反对游行不断出现,白宫内部矛盾加剧等问题。被特朗普重点打压的中国,完全没有如他预想的那样迅速妥协。面对这种局面,已经束手无策的特朗普只能低头,在白宫表示他决定大幅度下调对华关税,还强调将以"非常友好"的态度对待中国,并承诺"会让中国非常满意"。对此,中国外交部回应了10个字: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那么,如何看待特朗普的举动?

很明显,虽然特朗普是关税战的挑起者,但他完全不明白自己的举动意味着什么。但中国很清楚,这场关税战就是"没有硝烟的决战"。没有正式开打前,还是有反复横跳的空间。一旦开始了,就必须倾尽全力。最近的例子莫过于俄乌冲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反复无常,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忍再忍。然而在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并且要承认乌东4州和克里米亚是俄罗斯领土。泽连斯基软话说尽,也没有让俄罗斯改变态度。直到乌军取得哈尔科夫反攻的胜利,基辅当局才缓解了被动局面。但后续的巴赫穆特战役,让乌克兰的局势再次恶化,一直持续到现在。

而且从特朗普的举动看,他虽然说了软话,但依然没有放弃针对中国的举措,还试图把"进攻姿态"扩大到其他领域。据白宫通报,特朗普将在5月3日启程前往中东,与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三国领导人进行会谈。同时,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透露,特朗普可能在沙特与普京进行会晤。显然,特朗普依然想要推动俄乌尽快停火,然后落实他的"联俄遏华"策略。并且,中东地区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进口地,特朗普在这个时候到访该地区,不排除想在能源方面做文章,给中国施加更大的压力。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政策的最大问题,是他只顾把美国的利益最大化,完全不在乎他国的利益。并且,特朗普过于自信,觉得只要极限施压,其他国家都会选择妥协。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看,他深受"分配式谈判"思维影响,把所有贸易都看成"零和博弈",认为每次交易只有输家和赢家,因此只能通过持续施压来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特朗普对所有国家都实施了"对等反制",不管你是战略对手还是盟友。而且,特朗普也忽视了中国可以与巴西、俄罗斯等国合作,取代美国能源、农产品的情况。后续,特朗普大概率不会真正改正错误,而中国也要跟他好好"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