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美国三大股指全线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盘下跌971.82点,跌幅达2.48%,报38,170.41点。标普500指数下跌2.36%,收于5,158.20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更是下挫2.55%,收报15,870.90点,创下自今年2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科技板块遭遇重创,曾被市场追捧的七大科技巨头成为主要的下跌推手。特斯拉股价暴跌5.8%,英伟达下跌超4%,亚马逊和Meta平台公司均下跌约3%。
这轮市场下跌的重要导火索之一,是特朗普再次通过其社交平台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难。他称鲍威尔为"Mr. Too Late,大失败者",并要求其"立即降息",否则美国经济将陷入放缓。上周,他还暗示可能"终止"鲍威尔的职务,引发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和政策中立性的高度警觉。
尽管总统直接解雇美联储主席在法律上存在复杂性,但他的言论足以在市场中激起巨大不安。"我们正目睹的是一场围绕货币政策主导权的争夺战,"Simplify Asset Management首席策略师Michael Green指出,"这令人联想到疫情初期政府与美联储间的矛盾冲突。"
除股市指数与科技巨头外,美元指数也在持续下跌,4月21日纽约尾盘,ICE美元指数下跌0.94%,报98.294点,在年内累计跌近10%。
21日早间开盘,美元指数在盘初就"跳空低开",跌破99关口,随后在98至99区间内震荡走弱,北京时间17:21跌至97.921点,随后低位震荡,为2022年3月30日以来首次跌穿98点。
长期来看,自1月升破110关口后,美元指数持续下跌,年内跌近10%
在金融市场中,美元指数"跌破百点"通常被视为趋势性转折的起点,而当其进一步下探至99以下,往往预示着更深层的系统性风险在积聚。而本次美元下跌是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第六次跌破100关口。
21世纪以来,美元指数有两个时间段长期处于100以下。第一次是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开打,加上欧元复苏导致美元信心下降,美元指数长期处于100关口以下,直至2016年11月,其中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联储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量化宽松(QE)政策,资产负债表快速扩张,美元指数一度游走在90以下;第二次则是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此期间美元多数时间低于100以下。当时"特朗普1.0"时期掀起的贸易战叠加2020年疫情重创了美元指数。
而本次美元下跌则发生在美联储尚未明确降息、美国并未陷入深度衰退、全球风险资产未全面崩溃的背景下。这意味着,美元贬值背后的"心理支柱"正在倒塌。
据央视新闻报道,业内人士认为,正常情况下,提高关税预期美元走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曾提出,美元的升值幅度将大到足以抵消通货膨胀上升的影响,但现实却是关税政策出台的同时美元走弱。《纽约时报》近期分析称,美元持续下跌,可能表明投资者开始避开长期以来被认作全球金融市场"避风港"的美元。
高盛近日发布报告指出,美元之所以走弱有三重原因。
其一是美元本身就存在估值泡沫,当前美元估值偏离基本面,高估幅度达20%。高盛指出美元的强势是受到美国"例外论"和全球资本流入的支撑。随着美国"例外论"的消解,估值压力正在逆转。
其二是关税导致的利润与消费受创:特朗普关税带来的结果,不只是价格上涨。更深层的是,它在伤害美国公司利润和美国家庭的消费能力,而这正是"美国例外论"的发动机。换句话说,关税正在动摇强势美元赖以存在的核心支柱。
其三是结构性资本外流。高盛认为这次不像是2018年的那次关税摩擦,更像是"美国版的英国脱欧"。2018年的贸易战是美国对个别国家,现在是美国对抗全世界。这不是战术摩擦,而是结构性脱钩。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中信建投期货贵金属分析师王彦青分析认为,驱动金价上涨的核心逻辑在于,美国关税政策正阻碍全球分工的供应链体系,同时破坏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当人们使用美元会承担更多成本时,市场对美元的信任度及需求就会降低。
而在当前的情况下,特朗普仍多次威胁要削弱美联储的独立性,引发人们担忧他将强制降息以提振经济,即便这样做可能会引发失控的通胀。
高盛警告,如果美联储沦为政治工具,屈服于政治压力而不顾通胀风险大幅降息,将导致美元贬值、实际利率崩塌,进而推动金价飙升。高盛指出,历史上每当中央银行失去独立性时,都会引发法定货币信心危机,从而导致金价大幅上涨。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方向难明的市场。"美国银行高级投资策略师Robert Haworth同样警告。"没人知道关税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样,市场无法根据政策走向进行资产配置。"
他进一步指出,如果这种不确定性持续多个季度,将会对企业盈利预期和战略决策产生重大冲击。在刚刚过去的财报季中,已有不少企业表达了对未来订单、原材料成本及出口市场前景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