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位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的中心探测器内部、世界最大的单体有机玻璃球已经全部建成,进入建设的收官阶段。

江门中微子实验以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为首要科学目标,并进行其它多项重大前沿研究,其核心探测设备位于地下700米的实验大厅内44米深的水池中央,它由直径41米的不锈钢网壳、直径35.4米的有机玻璃球,以及2万吨液体闪烁体、45000只光电倍增管等关键部件组成。

只为"中微子"研究,深藏地下,不见天日

那为何要将它深藏地下700米的深处呢?这是因为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需要机器捕捉到更为"纯净"的中微子信号。而山体岩石可以将地面上的宇宙射线强度降低10万倍,达到这一目的。700米是什么概念?如果将中国第一高楼: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放进地下,那楼顶距离地面还有68米,相当于23层楼高。

上海中心大厦图

目前,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最内层的有机玻璃球已合拢,外层的不锈钢网架和光电倍增管也在有序合拢中,预计11月底完成全部安装任务,并启动超纯水、液体闪烁体的灌装,2025年8月正式运行取数,预计运行约30年。

而明年年初,这里将灌注2万吨的液体闪烁体,当中微子击中其中的质子,就会发出微弱的光信号,再由镶嵌在网架内部的4.5万只光电倍增管转化为电信号,就能够捕捉中微子的信息,再交给计算机进行分析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巨大的球体,会在2025年8月正式运行取数,预计运行约30年,在此后的三十年里将再也不会有人类涉足其中,就像黑暗中的密室,静静等待中微子这根火柴来照亮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