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之间是斗是和?印度方面貌似已经给出了答案,这边还没等到中资回流,那边印度政府就下新命令,"挑战书"已经发往中国,那印度的"挑战书"具体是什么呢?

9月10号当天,印度财政部发布了一项最新命令,将对从中国和越南进口的部分钢铁产品征收12%到30%的关税,"以保护和促进当地产业"。事实上,在此之前,印度钢铁生产商就曾一直呼吁莫迪政府提高对华钢铁产品关税。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这边印度政府刚向中国下"挑战书",宣布要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钢铁产品征收关税的时候,那边印方却又在频频放风,希望中国对印投资回流,为此,还不忘炒作相关担忧。有印度经济学家就指出,今年4月至6月,私营部门在印投资疲软,降至20年来季度低点。截至今年3月,2023/24财年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连续第二年下滑。对此,印度国内舆论纷纷呼吁,解决上述困境的方案是允许更多中国投资进入印度。

由于中印两国于2020年发生边境冲突后,印度就加大了针对中国企业的审查力度,扰乱了中国大型公司的投资计划,这其中就包括严格限制对华签证发放、封禁数百款中国手机应用程序,推迟批准中国投资等。在这期间,尤其是印度对中国小米的打压,可以说闹的是人尽皆知。在这之后,莫迪政府又对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vivo印度分公司出手,以涉嫌洗钱为由逮捕多位企业高管。莫迪政府这种打压中企的行径,也让其他外资企业对印度国内的营商环境充满了担忧,一些外资企业纷纷选择加速逃离印度。由于担心遭到印度政府逮捕,许多中国人员也不愿前往印度。而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与中国日渐紧张的关系导致印度电子制造商损失了150亿美元,并造成超过10万个工作岗位流失。可以说,莫迪政府的这一系列做法进一步坐实了印度"外企坟场"的称号,完全就是害人害己。

现在,莫迪政府眼见"印度制造"计划道阻且长,于是又开始寻求中国企业投资了。今年7月中旬,印度财政部发布的年度经济调查报告显示,为了促进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莫迪政府目前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多从中国进口,融入中国的供应链;第二,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就连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近日也开始改口声称,印度政府"并未拒绝来自中国的商业活动",问题在于中国在哪些行业领域以及以何种条件开展业务,不过,他并没有对他后面这句话作出详细说明。

说到这里,那中印之间到底是斗还是和呢?就印方目前的态度来看,莫迪政府显然心里是想"斗"的,毕竟,长期以来,印度都有一个所谓的"大国梦",并且一直都拿中国作为"假想敌",凡事都要跟中国一争高下,但现实情况是,就目前来看,印度"斗"肯定是"斗"不过中国的,不然也不会希望中国对印投资回流了。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说明了印度已经认识到中国制造业以及产业链在全球的主导地位,意识到要发展"印度制造",没有中国参与是无法实现的。总而言之就是,印度想"斗",但没有那个实力,所以只能一边寻求中国投资回流,一边又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征收关税,这叫"死要面子活受罪"。倘若印方真心想拉到中企的投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在印中资企业在投资、经营、投标等方面制定的诸多不合理、歧视性政策,并给予公平、公正、非歧视性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