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半生恩,手足一世情。
但在2007年8月,四川省彭州市,发生一起手足相残的命案。
19岁的女孩廖婷婷看着躺在床上的亲妹妹,她随手拿起床边的枕头,直接捂在妹妹的脸上,活活将自己的亲妹妹闷死。
看着自己妹妹没了动静,这才意识到自己亲手结束了亲妹妹的生命,一屁股瘫坐在地,看着这一切。渐渐地平复好心情后,便拨打报警电话进行自首。
在法院对她进行审判时,竟有上千名群众对她进行求情,希望法院可以放廖婷婷一马。
她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误会?竟会让廖婷婷如此狠心地杀死自己的亲妹妹。上千名群众为她求情,这背后是不是还有什么隐情?最后法院的审判结果是什么?
前言
发生这起悲剧原因还要从1988年说起。那年春天,廖智勇拿着退伍士兵的转业金,带着自己怀孕的妻子王素珍来到彭州讨生活。
虽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人生地不熟的,但他们始终相信自己可以闯出一片天地。因为廖志勇在部队学会了修电器的技术。
于是夫妻两人商量着,开一个修理电器的铺子。他负责大器件,怀孕的老婆就负责小物件。
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夫妻二人的修理铺子开张,或许是太开心激动,又或许是天意使然。两人的孩子竟在这天出生了,王素珍为丈夫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廖志勇感觉这是大吉之兆,还都是双喜临门,便高兴地给孩子们取名,姐姐叫"婷婷"妹妹叫"娟娟"。还向妻子承诺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王素珍养好身子后,便去修理铺帮廖志勇干活,两人各司其职,干得热火朝天。而且店铺的价格还很公道,就这样他们的店铺的名号渐渐传了出去。
他们也从小门店换成了大门店,更是挂上了大大的招牌,这时妻子王素珍再次怀孕,并再次为廖志勇生下一个女儿佳佳。
当时王素珍害怕丈夫不喜欢,但他的思想前卫,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对三个女儿十分喜爱。
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廖志勇最开心的时间,虽然干活特别辛苦,但看着自己家中的三个女儿,便感觉十分满足跟开心,经过夫妻二人的努力。
廖智勇夫妇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彭州买下一个房子,算是在彭州安了家,并将几人的户口从农村户口迁到城市户口。
邻居看到他们家有"三朵金花"都会忍不住夸他们有好福气。
三个姐妹花里面,就数廖娟娟最出众,唱歌跳舞样样精通,写的字还特别漂亮。而且性格十分温和,不骄不躁。在学校深受老师们的喜爱。
廖婷婷在回忆从前的妹妹时,告诉记者说:"娟娟很懂事,有自己的想法。那时候我们有什么不能做的决定,都会先问她,听她的准没错"。
当时的廖智勇夫妇,对廖娟娟抱有很大的期望,认为她以后一定会出人头地,成为三个孩子中最有出息的一个。
生病
好景不长,一场意外降临在这个幸福的家庭,2001年,13岁的廖娟娟在学校突然发烧昏迷,被送往医院抢救。由于当时的彭州并没有先进的医疗水平,在昏迷三天还没有好转后,廖志勇连忙招呼众人转院
转院到华西医大附属医院,经过当时医生的诊断,发现廖娟娟确诊"结核性脑膜炎"。
要知道"脑膜炎"要是不及时治疗,会引发一系列的症状,轻则口齿不清,重则精神失常。况且廖娟娟已经耽误三天的黄金时间。
但在华西医大附属医院的医生,经过将近两周的抢救治疗,昏迷了17天的廖娟娟终于苏醒,但醒来后的她似乎不再是从前的"廖娟娟"。
廖娟娟一改之前的性子,开始变得暴躁易怒,动不动就跟人动手,还喜欢大吵大闹。而且身体还会不时地抽搐,走路也开始一瘸一拐的。
从医院回到家后,因为大病初愈的缘故,每天晚上母亲王素珍都会守在她的床边。但只要时间一到凌晨,廖娟娟都会突然苏醒。
叫醒守在床边的母亲,"我要小楼吹风!",母亲总会依着她,用自己逐渐年迈的身体,将她从楼上背到楼下。在下楼时,她便会揪母亲的头发。随着一根根银白色的头发被她拔下来。
母亲已经将她背到楼下的座椅上,但刚坐一会,她便要母亲将她背回去。就这样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家人都以为她大病初愈,正在宣泄自己的烦躁心情。过几天便会好转过来。
廖智勇夫妇不知道的是,他们这么照顾廖娟娟,而忽略正在青春期的大女儿廖婷婷,以至于她在后面患上抑郁症。(后面会提到)
等到廖娟娟的身体没问题后,家人着手安排她回学校读书的事宜,谁知刚到学校便出事了。
暴力
廖娟娟差不多半年时间没有回到学校,相当于耽误了一整个学期的功课,本身就对功课不熟悉,烦躁之余,正巧碰见一些调皮的男同学正在嘲笑自己。
她一气之下,直接抄起板凳,将班级的窗户砸碎。这一次的事故,老师只是让她道个歉便算没事过去了。可当她道完歉,还没过去几天时间。
她便对往日的同学们大打出手,学校老师无奈,只能让廖智勇将她带回家,并对他说道:"以前的娟娟不这样,我们这些老师都十分喜欢她。但现在这个情况,是不是病还没好利索?您再带她去医院看看吧。"
察觉到并不是因为心情郁闷,而乱发脾气。夫妻二人连忙回家收拾东西,去医院调查,但彭州的医院都查遍了,还是查不出问题所在。
廖智勇不放心,一家人又前往成都华西医院检查,果然查出毛病了,她的这种情况是,脑膜炎的严重后遗症之一,为狂躁型器质性精神失常。
得知这一消息后,一家人感觉晴天霹雳,精神失常,那不就是精神病吗,谁家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两人开始延长工作时间,只为挣更多的钱来个廖娟娟治病,而他的姐姐,在年仅十四岁的年纪,便承担起照顾精神病妹妹的任务。
病情恶化
自从2001年廖娟娟确诊留下脑膜炎后遗症之后,廖智勇夫妇就带着女儿成天游走在成都周边各大医院,只要是听说可以治好,立刻前去挂号。
但一连吃了几年的药,廖娟娟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甚至变得更加严重起来。
她从一开始的一天发病两次,演变成一天发病十几次,只要一发病身边的家人便要遭殃。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天陪在妹妹身边的廖婷婷就遭殃了,她所承受的伤害,比其他人多了好几倍。
第一个是被打。不止一位邻居看到,正在带妹妹出去散步的廖婷婷,突然被发病的姐姐按在地上,狠狠地打了一顿。
对于婷婷来说,这是常态,而她总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因为是自己的亲妹妹,所以并没有还过手。
二是学习,因为廖佳佳还小"不听话",而廖娟娟每个月至少要花3000元买药品,廖智勇夫妇还要看店挣医药费。照顾老二廖娟娟的重担,大部分落在了廖婷婷身上。
自从娟娟确诊后,廖婷婷的学习时间被狠狠地压榨。总是下午放学回家照顾妹妹,给她洗澡、做饭、喂饭。妹妹病情严重的时候,她还要请假回家照顾妹妹的生活,活活就像是妹妹的护工。
廖婷婷的学习进度全被耽搁下来,导致她最后不得不辍学。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2004年的时候,廖智勇无意中看到一个"神医广告"上面讲解到一个私立医院可以通过切除一部分大脑组织,来治疗好精神病。
廖智勇立刻拉着女儿前去,"神医"看后表示,问题不到,可以根治,见医说得头头是道。他也相信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于是赶忙让医生准备,给自己女儿做开颅手术。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做完手术后的女儿,病情更加恶化,他以为是医生技术不行。
于是咬着牙,在同年前去另一家医院治疗,给自己女儿又做了伽马手术,切除了她大脑中部分海马体跟杏仁体。
但结果根本不美好,对她们来说可以称得上是绝望。不但花光了积蓄,病情还更加地严重了起来。
有一次,廖娟娟突然在饭桌上犯了病,拿起手里尖尖的筷子,直接戳向父亲的眼睛,差点将父亲的眼睛戳瞎。
还有一次,廖婷婷一个人在家给妹妹做饭时,正在看她切菜的娟娟夺过她手上的菜刀朝她砍去。她到门外。
可还是被追出来的妹妹,拿刀砍在后脑勺上。鲜血喷涌而出,溅了她半张脸。她一共缝了14针才得以挽救自己的生命。
当廖娟娟短暂清醒得知自己,竟砍伤自己的姐姐时,连忙对姐姐说:
"姐,对不起……我不是故意发脾气的,我知道你们讨厌我。"
"其实,我想死,真的对不起你。"
噩耗来袭
自从被自己的妹妹砍伤后,积累在婷婷心中的委屈和压力越来越多。而她根本发泄不出来,父母为了妹妹已经很累了,根本注意不到她的变化。
正因为没有人知道她内心的挣扎,所以她只能靠在网络平台上写日记来宣泄痛苦。
婷婷写道:"每天生活在这种烟雾缭绕的环境中,我真的会崩溃。我每天守在家里,但我不敢带她出去。告诉我,我要怎样才能坚强……"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婷婷终于承受不住压力,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并服药物自杀。但好在药店老板发现了异常,及时通知了廖志勇。婷婷被送到医院洗胃,才保住了性命。
婷婷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描述带妹妹出去的场景:"他们看得目瞪口呆,就好像在看话剧一样,不管眼前的剧情有多激烈,他们都在一旁冷笑。"
廖智勇看着自己原本美好的家庭,却因为一场重病搞得支离破碎,大女儿还被折磨得换上重度抑郁症。他甚至一度想让二女儿安乐死,但他都忍住冲动,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手心手背都是宝。
弑妹之痛
廖智勇扛不住压力,将自己女儿送到精神病院,但好的医院价格都高得离谱,几经周转,终于有一家精神病院接收了廖娟娟。
妹妹被送到精神病医院后,一家人总感觉少点什么,毕竟血浓于水,几人商讨一下,打算在王素珍生日当天将娟娟接回家。
可谁知,才过了十天的时间,一家人便接到医院的电话,让他们将廖娟娟接走,当天一家人赶到医院查看情况。
但房间里的画面让他们十分愤怒,只见廖娟娟赤裸着下身,屎尿等全都粘在身体上,手腕处还有个伤口,因医治不及时正在流脓。
廖智勇气急找医院理论,却无功而返。医院表示要还想将她留在医院,就要有人陪护。
这时廖婷婷看着,丝毫没有尊严的妹妹,平静地提出在医院照顾她。
她送走家人后,给妹妹清洗身体,换好衣服哄着她入睡后,平静地看着她喃喃自语道:妹妹,这样太苦了,爸妈都老了禁不起折腾了,对不起。
说完就拿这枕头将妹妹活活闷死在床上。
杀死妹妹后,她给自己闺蜜打去电话:"我终于解脱了,我们家也解脱了,我亲手把我妹妹杀了"
然后就给警察打去电话自首。
处罚
廖婷婷面对记者时说道:自己不后悔这样做,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这样。
在法庭上,廖智勇夫妇哭成泪人,请求法官轻判,邻居们得知后,都知道她家什么情况,纷纷来到法院,请求从轻处罚。
最终彭州市法院一审判处廖婷婷服刑三年,缓刑五年。
但检察院感觉刑罚较轻,让重新判决。可这毕竟不是廖婷婷一人的过错。
结语:在他们一家人在社会上寻求帮助时,没人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在深渊中徘徊的时间太长,才导致这一结果。
最终经过再次判决,法院决定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