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层通话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主动要求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通话,事后日本方面对通话内容三缄其口,加剧了外界对特朗普激烈批评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的印象。
果不其然,事情发展到今天,美媒《华尔街日报》证实通话期间,特朗普对高市早苗予以了敲打,但情绪上并没有外界所想的那么激烈。
据观察者网11月27日消息,《华尔街日报》援引日本官员和美国知情人士报道称,特朗普在通话期间敲打高市早苗,要求不要在台海问题上激怒中方,不过特朗普也没有施压高市早苗撤回错误言论,知情人士说这是因为特朗普体谅其面临的国内政治限制,知道她可能无法完全收回言论。
实际上在我看来,特朗普之所以情绪相对温和,与体谅高市早苗的政治处境没有多大关系,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驱使特朗普不得不采用委婉的方式警告高市早苗。
原因很简单,美国对日本的影响力非常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如果特朗普严厉批评高市早苗,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迫使其下台,尤其要求高市早苗撤回涉台错误言论,大概率将导致此人政治生命终结,日本各方势力一定会将之拱下台。
上个月末,特朗普到访日本时,美日刚刚签署了55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要是把高市早苗训斥下台了,这笔投资的落实情况肯定要出问题,所以特朗普才没有要求其撤回涉台错误言论。

驻日美军
再退一步说,特朗普严厉训斥高市早苗的话,必然加剧日本国内对美日同盟可靠性的怀疑,到时候日本各政治势力,都得考虑以各种名目向美国交"保护费"是否还有实际作用。
因此特朗普要求与高市早苗通话,务必要确保三件事不生变故,一是高市早苗暂时不能下台,二是5500亿投资不能出问题,三是不能加剧日本国内的"疑美论",这些目标共同作用下,特朗普只能选择相对温和的态度。
换句话说,要是日本5500亿美元的投资落实到位了,高市早苗下不下台对特朗普来说根本没有影响,反正日本首相换来换去,都得扮演美利坚合众国日本总督的角色。

高市早苗
同样特朗普主动将电话打到北京,利益也是主要的驱动因素,《华尔街日报》声称美国知情人士透露,中美高层通话期间都强调了各自最关心的问题,美方看重贸易和大豆订单,中方首要关注台海议题。
由此可以看出,特朗普打这一通电话的初衷,就是担心高市早苗将美日同盟作为挡箭牌,疯狂挑衅中国给中美关系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需要与中方进行紧急交流,确保美国的利益不受损害。
这说明了特朗普行事风格的一个特点--实际利益永远是首要考虑选项,其在中日之间左右腾挪,并非单纯为了调解高市早苗引发的争端,背后有更务实的利益考量。

特朗普
除此之外,特朗普通话中要求高市早苗缓和言论,也包括一些对华战略考量,如果其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术敲打日本,很可能会被中方认为美国已经放弃过去的涉台模糊战略,这相当于公开宣示美国可能也会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到时候中美关系将面临最严重的风险。
我想这应该就是时隔2天之后,美媒突然披露美日领导人通话内容的原因,既要利用舆论压力继续约束高市早苗的行为,也要向中国传递"涉台立场没变"的信号,避免引发中美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