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一则"日本7月5日将发生毁灭性大地震"的预言疯狂传播,恐慌情绪迅速蔓延。

外国游客成批取消赴日行程,航空公司被迫削减航班,日本旅游业突遭寒流。

日本气象厅官员紧急召开记者会辟谣:"该预言毫无科学依据,民众无需恐慌。"

日本旅游业突遭"地震"

东京浅草寺前,几位欧美游客拖着行李箱匆匆拍照后便登车离开。"网上说今天有大地震,我们提前结束行程了,"其中一位游客对记者坦言。

近期,一则宣称"7月5日日本将遭遇毁灭性大地震"的预言在社交平台疯狂传播。

恐慌情绪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大量外国游客紧急取消赴日机票酒店,部分国际航空公司也悄然缩减飞往东京、大阪等地的航班数量。

日本旅游业界人士直言,这股突如其来的退订潮无异于一场"行业地震"。

官方紧急出手灭火

面对甚嚣尘上的谣言与真实的经济损失,日本政府坐不住了。

7月4日,日本气象厅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

官员神情严肃地对着镜头强调:"所谓'7月5日毁灭性地震'的预言,没有任何科学观测数据或理论作为支撑,纯属毫无根据的臆测。"

内阁官房长官亦公开呼吁民众保持冷静,勿信谣、勿传谣,一切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

追问网络谣言"震源"何在?

社交媒体时代,一条来源不明的末日预言竟能掀起如此巨浪,其背后的传播链条与民众心理值得深究。

"科学常识的缺失与灾难信息的易传播性结合,极易引发非理性恐慌,"东京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中村明指出。

每一次类似谣言的传播,都是对公共信息信任度与社会韧性的严峻考验。

日本气象厅官员在记者会上反复强调:"地震预测至今仍是全球科学界的重大难题。"

这句朴素的科学宣言,此刻却显得格外沉重。

当谣言假"预言"之名重创现实产业,当恐慌情绪轻易压垮理性判断,这场闹剧映照出的,是数字时代信息免疫力缺失的深层危机。

科学精神的堤坝一旦松动,下一次谣言海啸的破坏力,恐怕远超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