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特朗普突然宣布对14国加征关税。当地时间7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公布了14封关税信函,其中首批收件人是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韩国总统李在明。从内容来看,这14封关税信函对应14个国家,具体分为三大版块。
首先,是日本和韩国被征收25%的关税,特朗普在信函中给出的理由是,美日、美韩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这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因此,为了应对"威胁",美方必须对日韩加税。在特朗普看来,美国对日韩加征25%的关税,是不得已为之。
其次,则是以南非为首的5国被征收最低25%的关税,最高40%的关税。其中,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的关税税率为25%;缅甸和老挝的关税税率则为40%;而南非的关税税率为30%。
最后被加税的7国,分别是突尼斯被征收25%关税,波黑关税税率30%、印度尼西亚32%、孟加拉国和塞尔维亚35%、柬埔寨和泰国则为36%。
从这份加税名单来看,可以说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外。从前者来说,7月9日是美方实施"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结束的日子,而在近一周,特朗普政府就到处放风,要求贸易伙伴尽快与美方达成贸易协议,否则就将面临关税惩罚。当地时间4日,特朗普就告诉记者,他已决定对12国发出加税通知,最高税率高达70%。
如今,特朗普将12国变成14国,虽然被加税的国家增多了,但并没有出现美方口中70%的关税税率。当然,特朗普此次对14国加税,并不意味着事情就此结束。相反,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在特朗普向14国发出关税信函的同一天,他还签署了一项总统令,延长90天关税暂缓期,即从7月9日延长至8月1日。换句话来说,这是给14国判了"缓刑",也意味着此次公布的关税税率并不是最终税率,具体得看这些国家在8月1日之前,与美国达成怎样的关税协议。
至于说特朗普对14国加税的决定在情理之外,那就不得不提日本。前面就说过,特朗普在公布14国的关税信函时,日韩被放在最前面。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韩国由于政权更迭,新任总统李在明更多的将精力放在国内事务,毕竟他要收拾尹锡悦留下的烂摊子。
而日本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从4月份美国启动"对等关税"以来,日本为了与美方达成贸易协议,可谓是耗费了大量精力,前前后后派人赴华盛顿与美国展开了七轮部长级关税谈判。但最终结果却不尽人意,截至到目前,双方仍没有达成关税协议。不仅如此,从眼下特朗普对日本征收的25%关税来看,这比4月初美方实施"对等关税"的24%税率,还要高出一个百分点。简单来说,谈来谈去,美国对日本的关税不降反升。
对此,石破茂8日回应道,对于美方的加税决定感到遗憾。同时他强调,将继续与美国就关税进行谈判。由此可见,日本依旧拒绝对美妥协,但特朗普显然不会让石破茂政府得偿所愿。而且,从英国和越南的例子来看,想要和特朗普政府达成关税豁免协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加税名单中,中国被排除在外。那么,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况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中美在日内瓦会谈后,双方达成了互降关税共识,并推出了90天的暂缓期,即从5月12日开始,截止时间应该到8月中旬。因此,美方这轮加税,中方自然不会出现在名单上。
另一方面,从特朗普的举动来看,美方显然另有打算,具体来说就是想要先搞定其他国家,然后再集中精力来跟中国谈。当地时间7日,美财长贝森特就宣称,"将在未来数周再与中方官员举行会面,延续早前在瑞士和英国进行的贸易谈判。"
不过,目前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只有个位数,这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只占据了零头,这也就意味着美方需要抽出更多精力来应付。毕竟明年就是中期选举,一旦关税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反噬特朗普,届时只会掣肘他的政治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