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蒂亚戈·诺加拉(Tiago Nogara)】
自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以来,全球舆论日益关注美国单边主义可能走向极端化的影响。这些担忧不仅源于他上一任期内的政策特点,还因为近年来干预主义和单边主义策略的重新抬头。
美国单边主义极端化趋势,拉美尤甚
鉴于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以"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这一著名口号作出的承诺,这些担忧并非毫无根据。
随着新政府首批措施的出台,这些担忧进一步引发了广泛共鸣。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的短短几天内,美国已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世界卫生组织(WHO),甚至经合组织(OECD)的全球税收协议。特朗普还以公开挑衅的语气提议将加拿大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表达了对吞并格陵兰岛的兴趣,并提出了一些非法且不道德的建议,例如将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口迁移到其他地区,试图"清理"该地区。
尤其是在拉丁美洲,特朗普的威胁和政策表现得更加咄咄逼人。在他的上一任期内,他已对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采取了围剿和扼杀策略,承认了美国支持的自封总统胡安·瓜伊多,同时对委内瑞拉合法政府实施了广泛的政治和经济制裁。
同样地,在上一任期,特朗普还逆转了奥巴马政府与古巴的和解政策,将尼加拉瓜纳入美国单边制裁的范围,支持了针对玻利维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的政变,并鼓励哥伦比亚的极右翼势力破坏与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FARC)和民族解放军(ELN)的和平协议。他还推动与中国在拉丁美洲的经济影响力展开公开对抗,支持多个国家的新法西斯主义运动抬头,并强化了歧视性移民政策,最终导致与墨西哥边境墙的修建。
在特朗普新任期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对拉丁美洲的态度已经表明,美国外交政策中长期存在的霸权主义和干预主义正在明显升级。他公开声称,自1999年起由巴拿马控制的巴拿马运河应重新归华盛顿管理,以遏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他还宣称美国"不需要拉丁美洲",宣布美国计划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威胁对巴西出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并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将多个拉丁美洲的贩毒集团和犯罪组织列为恐怖组织,为美国在该地区直接干预设置了先例。
1月30日,移民戴着口罩和脚铐坐在美国布利斯堡的一架军机上等待被遣返回危地马拉 AP截图
特朗普政府誓言实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驱逐行动",并已发布多项行政命令以加速这一进程。这些措施包括终止在美国出生的无证或临时身份移民子女的出生公民权、恢复边境墙建设、暂停新的庇护申请、宣布边境进入紧急状态,以及部署军队协助打击非法移民行动。与此同时,大规模驱逐行动已经开始,军用飞机将数百名移民遣返至多个拉丁美洲国家。
这些驱逐行动的执行方式已引发严重的外交紧张局势。在巴西,被驱逐的移民戴着手铐抵达,这一做法被巴西当局认为不可接受且具有侮辱性,促使卢拉政府立即提出正式抗议。
在哥伦比亚,局势进一步升级。起初,哥伦比亚政府拒绝美国飞机降落,坚持其国民应受到有尊严的对待。作为回应,特朗普宣布对哥伦比亚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并可能在一周内将关税提高至50%,同时禁止哥伦比亚政府官员及其支持者赴美旅行并取消其签证。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最初采取报复措施,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互惠关税,但很快改变了立场,最终同意无条件接收被驱逐者,以防止危机进一步升级。
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
与哥伦比亚的纠纷,揭示了特朗普新任期内在拉丁美洲可能采取的战略关键点。自2012年以来,美国与哥伦比亚已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FTA),而特朗普的此类措施显然违反了这一协议。此外,哥伦比亚仍然是南美洲唯一一个以美国为主要出口目的地的国家,拥有美国的非北约主要盟国地位,并在其境内设有至少七个活跃的美国军事基地。
这表明,利用关税和制裁向拉丁美洲政府施压,迫使其与美国的外交利益保持一致的做法,可能会远远超出目前美国涉及古巴、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的有限制裁范围。毕竟,特朗普的威胁已经直接针对墨西哥、巴西和哥伦比亚政府,而且,正如与加拿大和丹麦的紧张关系所表明的那样,这些威胁似乎并不完全受意识形态界限的约束。
拉美仍是美国全球利益最重要的所在
美国对该地区外交政策的重新调整并非偶然。与特朗普声称美国"不需要拉丁美洲"所暗示的相反,正如阿根廷政治学家阿蒂略·博龙经常指出的那样,该地区仍然是美国全球利益最重要的所在。
早在1823年,门罗主义就已提出,这并非偶然。在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于《十四点计划》中概述全球多边主义的新支柱之前,美国就已试图巩固由其领导的区域多边主义,这一努力始于1889年的泛美会议。
后来的美洲国家组织(OAS)和《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TIAR)进一步强化了美洲的决策结构,这一结构在全球多边主义之外运作,并受到美国的特别监督。甚至在麦卡锡主义以及与马歇尔计划相关的政治条件导致欧洲共产党被禁止之前,拉丁美洲的寡头们就一直在美国的鼓励下迫害当地的劳工和农民运动领袖。
有人将这些行动解读为美国对其视为"后院"的国家的"蔑视",他们错了。事实上,特朗普的外交策略反映了一种激进化的努力,旨在重新保持该地区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平衡。这一努力至少与三个根本且相互关联的问题直接相关:与中国的全球竞争、遏制拉丁美洲的左翼政府,以及对战略自然资源的控制。
拉丁美洲拥有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技术发展所需的巨大储量的关键矿产,包括锂、铜和镍。该地区拥有全球约60%的锂资源,其中横跨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维亚的"锂三角"占据了这些储量的大部分,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得益于智利、秘鲁、墨西哥等国的强大储量和采矿能力,拉丁美洲还贡献了全球约40%的铜产量。
拉美主要国家自然资源占世界份额(2023年数据,智利为深蓝色;巴西为天蓝色;秘鲁为橙色,蓝灰色为拉美其他国家) 经济学人
此外,该地区拥有大量的银和锡储量,也是全球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占全球可用淡水资源近三分之一,并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更重要的是,拉丁美洲拥有全球约五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其中包括位于委内瑞拉的全球最大已探明石油矿床。同样重要的是,该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净食品出口地,控制着全球近三分之一的耕地,其中大部分位于巴西。
美国对这些资源控制的无休止追求从来都不是秘密,历史上有无数例子表明华盛顿如何利用各种手段清除拉丁美洲挑战美国野心的政治和社会力量。要理解这一点,无需追溯到1823年门罗主义的起源、对墨西哥近一半领土的任意和暴力吞并、对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武装入侵,甚至冷战期间由中央情报局策划的政变和肮脏战争,仅观察21世纪拉丁美洲左翼政府的崛起和动荡周期就足以说明问题。
帝国主义在推翻所谓"粉红浪潮"进步拉丁美洲政府的激烈攻势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这些进步的拉美政府在2005年马德普拉塔峰会上埋葬了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的提议,挑战了华盛顿共识的处方,并敢于在美洲国家组织(OAS)和《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TIAR)框架之外建立区域多边主义。
必要时,美帝国还会在其"后院"诉诸其传统的暴力手段,如对古巴、委内瑞拉以及最近对尼加拉瓜实施的持续升级的单边、非法和犯罪性政治和经济制裁。同样,华盛顿明确支持了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的一系列政变企图,从2002年绑架乌戈·查韦斯到2008年玻利维亚"半月"地区的分裂企图,再到委内瑞拉多次的"瓜里姆巴斯"抗议,以及2019年针对埃沃·莫拉莱斯的血腥政变。
然而,华盛顿的反动攻势并不仅仅依赖于公开暴力,它还完善了其软政变技术,特别是通过法律战。通过推动"洗车行动",美国成功瓦解了在拉丁美洲市场竞争的巴西建筑公司,严重削弱了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为跨国公司开采巴西盐下层石油储量打开了大门,并附带地颠覆并最终推翻了迪尔玛·罗塞夫的政府,随后卢拉被监禁。
卢拉在2021年接受观察者网董事长李世默专访时,曾谈及美国势力插手巴西政治被构陷入狱的细节 观察者网
甚至在前十年,法律战已经对巴西劳工党(PT)造成了重大打击,"月费案"(编者注:"月费案"源自巴西主要执政党劳工党的内部举报。2005年,劳工党议员罗伯托·杰弗逊向媒体爆料称,为拉选票,劳工党收受企业家献金,并挪用政府广告预算和国有控股企业退休金向执政联盟中其他党派的议员按月支付)暂时使得该党派的一些关键人物,包括若泽·迪尔塞乌和若泽·热诺伊诺,暂时退出政治舞台。
类似的手段导致洪都拉斯的曼努埃尔·塞拉亚和巴拉圭的费尔南多·卢戈被推翻,乌拉圭副总统劳尔·森迪克辞职,阿根廷的克里斯蒂娜·基什内尔以及厄瓜多尔的拉斐尔·科雷亚和豪尔赫·格拉斯被定罪,秘鲁的佩德罗·卡斯蒂略总统被推翻并监禁。
因此,墨西哥第四次转型的政府强调对寡头垄断的国家司法系统进行全面改革以民主化,这并非巧合,因为该系统在许多方面与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司法系统相似。
美国在拉美的霸权遭遇挑战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些政府中的最激进力量已经大为削弱,而较为温和的政府对美国利益并不构成严重威胁。然而,这正是许多分析拉丁美洲局势的人犯下的严重错误:在当前的历史时刻,温和的解决方案似乎已不足以支撑美国维持其在该地区和全球的霸权。这不仅是因为与拉丁美洲左翼力量的持续冲突,更是因为一个结构性因素--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合作。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多年来,其在拉丁美洲的经济影响不断扩大,使其成为该地区许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几乎涵盖了整个南美洲。中国的直接投资也在增加,推动了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有望重塑区域贸易流动,最近在秘鲁竣工的昌凯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拉美地区已有20多个国家加入了"一带一路"倡议,而选择与台湾地区保持所谓"外交关系"而非承认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国家数量正在稳步减少。
此外,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原则得到了各意识形态光谱政府的广泛赞赏。这种经济联系的深化与不干涉内政的结合,给美国外交带来了复杂的挑战。
在冷战期间,美国遏制共产主义和苏联依赖于与拉丁美洲寡头结盟的肮脏战争策略。然而,今天的美国用同样的方法遏制中国已不再奏效,拉美左翼或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政府都在寻求加强与中国的联系。
尽管秘鲁迪娜·博鲁阿尔特政府持保守立场,但他甚至没有考虑过削弱与中国的合作的可能性。即使是与美国极右翼利益一致的拉美傀儡政府,如巴西的雅伊尔·博索纳罗和阿根廷的哈维尔·米莱政府,也难以实施其反华政策,因为支持他们的许多国家精英的经济利益与这一议程并不一致。
因此,当特朗普指责巴西试图"损害"美国利益时,并不是因为卢拉政府正在采取反帝措施--事实上并没有--而是因为巴西政府拒绝参与遏制中国,也拒绝镇压该地区颠覆左翼政府这样的肮脏游戏。
新干预主义:拉美的温和妥协已不足以满足美帝国利益
在特朗普就移民问题向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和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施压的同时,他通过将拉丁美洲的贩毒集团列为恐怖组织,为干预主义开创了先例。
这一切的发生并非巧合,尤其是当哥伦比亚两位前总统阿尔瓦罗·乌里韦和伊万·杜克呼吁对委内瑞拉进行国际军事干预,而保守媒体则不断指责现任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对据称与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政府有联系的民族解放军(ELN)过于宽容。
这种局面正推动美国走向单边主义的极端化,并越来越强硬地在该地区推行其意志。温和的、基于妥协的解决方案已不足以满足帝国利益。
如今,华盛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傀儡政府,这些政府要不仅愿意牺牲本国人民的利益,甚至愿意牺牲其统治精英中重要阶层的利益。毕竟,美国在全球舞台上的霸权衰落正变得越来越明显,正如其在与中国技术竞争中的屡次失败所证明的那样--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中国推出深度求索(DeepSeek)后,股市大跌,美国大型科技公司遭受了1万亿美元的损失。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和美国总统特朗普 外媒截图
正如历史上美国外交政策所表明的那样,对拉丁美洲的绝对控制被视为加强华盛顿全球权力投射的先决条件。如果不首先确保对委内瑞拉庞大石油储备的控制,美国不太可能在中东或东亚卷入重大冲突。同样,如果不首先在拉丁美洲成功实施其反华措施,美国也无法将这些措施推广到区域外的盟友。
"如果北方不需要我们,那么南方必须团结起来"
在这种背景下,拉丁美洲国家必须认识到,它们的土地和未来在当前全球权力重构中扮演着核心角色。面对威胁,值得记住克劳迪娅·辛鲍姆的建议:"保持冷静头脑",并牢记"没有我们的人民,美国经济就无法运转"--更不用说没有我们的资源了。
正如历史一再表明的那样,拉丁美洲的结构性问题无法通过那些屡试屡败的胁迫性、单边性和鲁莽的政策来解决。相反,只有通过以社会正义为核心的合作与发展,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1月底,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呼吁召开新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会议,以讨论华盛顿的敌对行为,为前进的道路指明方向:"如果北方不需要我们,那么南方必须团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