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坝开闸水淹巴基斯坦第二天,巴外长的电话打到北京,中国痛快给出"三个支持",让巴基斯坦没有后顾之忧。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在此次通话中,巴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向中方通报了印巴边境情况,强调了巴方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反对推动事态升级,希望能够以成熟方式管控形势的态度。
【巴副总理兼外长达尔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通话】
中方则重申中国是巴方的"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明确中国支持巴方坚定实施反恐行动、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以及支持尽快开展公正调查这"三个支持",强调中国希望双方能保持克制,共同推动事态降温。
从通话内容中可以看出,恐怖主义问题是双方此次沟通的首要切入点。
这一方面是因为此次印巴危机的导火索,就是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次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了26名平民死亡,印方随即将矛头指向了巴基斯坦。
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印巴局势恶化之际,巴国内安全局势也在恶化,被认为得到印度情报部门支持的俾路支分离主义势力再次活跃,巴阿边境也出现了恐怖组织渗透力度加大的迹象。
这不仅加剧了巴国内的动荡,也对在巴中国公民以及"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形成了威胁。
巴方现在提起自身一贯的反恐立场,一方面是要自证清白,明确克什米尔的恐袭与自己无关。
一方面是在向中方保证,边境局势的恶化不会导致巴方放松警惕,放缓对国内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
中国强调支持巴方坚定实施反恐行动,既是希望巴方能够有效遏制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主义问题,也是在明确,中国会在反恐问题上继续向巴方提供情报等支持,任何想要趁着印巴局势不稳,威胁"中巴经济走廊"安全的势力,都将遭遇中巴的联手打击。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发生了一次针对巴安全部队的炸弹袭击】
在以反恐问题开启通话后,中巴将讨论的重点放到了反对事态升级这一核心问题上。
在过去几天时间里,印巴军队在克什米尔实控线多次爆发小规模交火,边境地带热度不断升高。
印度边境安全部队已经要求部分边境地区的印度农民,在48个小时内收割农作物并撤离农田,摆出了一副坚壁清野的架势,似乎是在为可能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在感受到来自印度的军事压力后,巴军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巴总理夏巴兹在该国北部举行的一场军事仪式上表示,巴基斯坦武装部队完全有能力并准备好捍卫国家主权。
与此同时,印度继续利用自身地处印度河及印度河五条支流上游的地理优势,尝试展现自己的水资源管控能力,以下游地带上亿巴基斯坦民众的生命安危,要挟巴方在克什米尔问题与印度河水资源问题上让步。
【印度突然开闸放水,引发了下游洪灾】
在经过几天的水坝蓄水后,印度在未通知巴方的情况下,于印度河支流中的杰赫勒姆河上游开闸泄洪,导致流经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下游河道水流量暴涨,部分地区出现了中度洪灾。
印方这种做法,也从侧面说明了,印方会对于中国等国家在流经印度的上游河流修建水电站等基础设施保持警惕,完全是因为印方以己度人,认为所有国家都会像他们一样,冒天下之大不韪,作出这种严重威胁无辜民众安全的事情。
这里要补充的是,印方这一行动,有可能是要借此来增加巴方的安全焦虑,逼迫巴方率先动手,将挑起战争的罪名安到巴方身上,然后以反击的名义发起对巴方的军事行动。
中国现在明确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就是看到了印方行动对巴方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提醒新德里尽快收手,避免印巴之间爆发新一轮战争,同时停止在印度河流域的危险行动,避免引发下游人道主义灾难。
可以预见到,如果莫迪政府不听劝阻继续行动,中国必将依据情况变化,在外交、军事等诸多领域,为巴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
中国最后提到的支持尽快开展公正调查,则是支持了巴方提出的解决方案,配合巴方在外交、舆论领域将了印方一军。
【印度方面军事施压不断,巴方则在外交、舆论层面展开了反制】
简而言之,印方不断向巴方施压的主要理由,就是他们认为实施恐袭的是一个总部设在巴方控制区的极端组织,且该组织与巴情报部门存在联系。
巴方便在否认印方说法后顺势而为,明确愿意参与任何中立、透明和可信的调查,向国际社会自证清白,争取舆论、外交层面的主动。
整体而言,中巴此次高层通话,不仅凸显两国"铁杆盟友"关系的战略韧性,更传递出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介入地区危机的明确信号,中国正尝试通过外交斡旋为局势降温提供支点,打破印巴"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避免此次危机真的升级为全面战争。
但中国也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印度仍旧漠视国际规范,执意以单边行动加剧对抗,南亚局势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中国必然会履行伙伴职责,以实际行动支持巴方维护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