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党得票翻倍,德国大选失去悬念?一个因素决定新政府对华态度

德国大选开启当天,出口民调显示选择党得票翻倍,大选已经提前失去悬念?德新政府的对华态度会是怎样的?

当地时间2月23日,德国大选于当天18点投票结束,根据德国电视一台发布的出口民调显示,虽然备受其他党派排挤,但是德国选择党依然可以获得19.5%的选票,相较于2021年大选几乎翻了一倍。

而此前被广泛看好的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将收下29%的选票,远超其他所有政党,因此德国总理人选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将是基民盟主席、联盟党候选人默茨。

综合多方媒体报道,德国选择党及其候选人魏德尔,虽然被视为极右翼,但是他们的政策实际上依然非常务实,尤其是在对华态度上是比较友好的,甚至选择党还在竞选纲领中提出德国要争取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地位。

不过因为其他党派基本上都公开表态不会与选择党合作,因此在未来德国的对外政策上,选择党能发挥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那么,即将上位的联盟党的对华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从竞选纲领的内容来看,联盟党明确将中国定义为"竞争者、合作伙伴和系统性对手",因此可以预见默茨还是会遵循中间路线,即一方面加强欧盟内部协调以应对中国影响力,近年来该党强调减少对中国的"战略依赖",尤其是在关键基础设施和高科技领域(如5G网络建设);另一方面,联盟党也会避免完全追随美国对华遏制战略,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例如联盟党支持自由贸易,承认中德经济高度互补,尤其是德国汽车制造业依赖中国市场,因此"不可能放弃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默茨也曾公开表示,他将继续推动中德关系良性发展,但是同样警告德国企业在华投资"存在风险"。

不过最终决定德国新政府对华态度的,并不仅仅是联盟党一家,在目前的形势下,联盟党不得不与其他党派组建联合政府,但在排除了选择党后,联盟党必然需要在16%得票率的社民党和13.5%的绿党中做出选择,其中社民党的对华态度还算中立,朔尔茨在执政期间,不仅高调访华,而且还公开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而绿党可以说直接受美国影响,对华十分强硬,如果选择绿党,那么中德关系未来的挑战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