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据顿巴斯中线前线消息,车臣"阿赫马特"特种部队指挥官阿普蒂·阿劳迪诺夫证实,该部队在近八个月解放库尔斯克地区的作战中,伤亡人数已突破1500人。这位荣获"俄罗斯英雄"称号的指挥官直言,这是"阿赫马特"部队自成立以来遭受的最严重损失,创下部队战损纪录。

作为俄罗斯国民近卫军序列下的精锐力量,"阿赫马特"部队此次伤亡高峰与库尔斯克战场的高强度对抗直接相关。该区域不仅爆发了舍伍德森林阵地争夺战、管道渗透突袭等恶战,还多次遭遇乌军针对性打击。在3月的苏贾市管道突袭行动中,800名参演士兵需在甲烷浓度超标4倍的废弃天然气管道中潜伏4天,仅缺氧致死的士兵就不在少数,最终仍因暴露遭炮火重创;9月与美国雇佣兵的遭遇战中,即便依靠空天军轰炸剿灭敌军,自身也付出不小代价。持续的拉锯战让部队始终处于高损耗状态,国际战略研究所数据显示,其伤亡人数同比已增长近60%。

更值得警惕的是,伤亡群体涵盖从普通士兵到核心指挥官的全层级力量。高层军官接连阵亡成为突出特点:10月下旬,部队在赫尔松州斯卡多夫斯克的弹药运输任务中遭乌军FPV自杀无人机突袭,弹药车连环殉爆,四名高级军官当场身亡;4月,无人机突击连指挥官阿别连采夫战亡,而俄军无人机部队主官整体战损率已达37%。此前,"阿赫马特"指挥官皮萨连科上校在巴赫穆特阵亡、卡德罗夫亲信图沙耶夫少将在基辅州被消灭等案例,已凸显核心战力消耗的严重性。基层士兵损失同样惨重,仅8月在梅利托波尔郊区的一次汽车炸弹袭击中,就有五名特种兵随车辆被炸飞,而乌军在推进中单次俘虏的"阿赫马特"成员就曾超过50名。

乌克兰方面的针对性战术加剧了"阿赫马特"的伤亡压力。乌军不仅利用无人机精准打击后勤车队和指挥节点,还通过游击队实施汽车炸弹等特种作战,5月就曾以类似方式炸死四名该部队军官。这种"精准点杀+持续消耗"的策略,不仅削弱其战场突击能力,更试图动摇部队根基。要知道,这支部队历经第一次车臣战争、叙利亚冲突等多重洗礼,曾因巷战能力被誉为"巴赫穆特救星",如今却陷入战力快速流失的困境。

此次创纪录伤亡已引发连锁反应。作为普京在高加索地区的"关键棋子","阿赫马特"部队的战力衰减直接影响俄罗斯在南翼的战略威慑力,尤其在防范区域势力渗透、调解周边冲突中,其可用力量已明显不足。目前,该部队虽已展开针对性轮换训练,但面对俄军日均消耗500枚导弹、180万制导炮弹的战场需求,后续补充与战力恢复仍面临巨大挑战。这场成立以来最严峻的伤亡危机,正考验着这支部队的战场韧性与重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