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会第二天,普京和莫迪两人同坐一辆车,释放信号引人深思。几乎同样一时间,特朗普宣布取消出访印度计划。那么,俄印领导人在上合峰会期间的"亲密"互动,向外界释放了哪些信号?特朗普又为何取消出访印度的计划?

9月1日,即上合天津峰会第二天,印度总理莫迪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两组照片,一是自己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上合峰会会场热情拥抱,二是集体会谈结束后,两人同乘一辆车前往双边会晤地点。从莫迪本人的配文来看,他对这次印俄领导人会面十分高兴,直言这是一场令人愉快的、富有见地的对话。

前不久,美国政府刚以贸易问题和印度购买俄油为名,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50%高额关税,并威胁莫迪政府中断印俄能源往来。但从印俄领导人会晤的状态来看,美方这一次的极限施压不仅没奏效,还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印俄双边合作。

印度外交部表示,莫迪政府不仅希望在上合峰会框架下进一步增进区域合作,也希望在医药、农产品、纺织品等领域扩大对俄出口,从而达到缩小双边贸易差距的目标。此外,印方还希望俄方尽快移除非关税壁垒及其他可能阻碍印度商品进入俄罗斯市场的规定,让双边经贸合作更进一步。

要知道,俄罗斯是印度第四大贸易伙伴,印方在本国商品输美受阻的情况下寻求俄方"帮忙",并不让人意外。更何况印度商品面临的高额关税,本就与俄方拒不接受美版俄乌和平协议一事有关。不过,印度总理时隔7年访问中国,还在这里与普京总统举行双边会晤,仍然向外界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在美国掀起的全球性关税战面前,印方无意扮演对抗中俄的堡垒,更倾向于和中俄一道践行多边主义、团结合作道路,维护二战胜利成果。

有分析认为,天津峰会结束后,中印关系可能大幅改善,印俄合作也有望加深。届时,三国完全可以凭借中国制造业、俄罗斯能源业、印度服务业的优势,进行更合理的分工合作,从而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甚至逐步领导"全球南方"步入新的经贸合作秩序。

对大力发展本国制造业,致力于提升印度国际影响力的莫迪政府来说,在上合框架下深化中印合作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对苦心经营美印关系30年的美国而言,情况就有些不容乐观。美媒评论称,历任美国总统投入巨大外交成本培育美印友谊,但特朗普只用几个月就摧毁了这一切。预计美国征收的高额关税将导致工厂倒闭、失业、经济增长放缓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严重破坏美印政治互信。

值得一提的是,印俄领导人天津会晤前不久,特朗普忽然取消了原定于今年晚些时候的访印行程。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原计划参加今年秋季在印度举行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峰会,但他已经决定不再参会,而这很可能与两国领导人关系破裂有关。

考虑到"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是美国政府"印太战略"的主要抓手,旨在帮助美国对抗中国在该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力,有分析指出,特朗普可能想借缺席峰会释放警告信号,进而逼迫印度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毕竟美印关税谈判陷入僵局后,中印关系就出现了明显升温,莫迪甚至发出了中印是伙伴而非对手,共识远大于分歧的声音,并承诺不会向美国"屈服"。当前形势下,特朗普政府不敢放任中印越走越近,所以只能在安全问题上对印施压,试图迫使其"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