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箭73是一款小型反坦克导弹,既然是导弹就会有一系列的发射和瞄准装置,导弹内还会有弹道控制装置、发动机等子系统,因此导弹不管怎么便宜,都不可能比一个钢铁加引信加炸药的炮弹更便宜!2013年,我们曾经向南苏丹出口过一批红箭73导弹,单枚导弹价格为7000美元左右(5万人民币),而一颗国产的普通155榴弹炮弹价格只需要不到一万人民币左右,这样算下来谁贵谁便宜?如果要比的话,国产的GP1激光制导炮弹价格在1.5到2万美元左右,印度采购的俄罗斯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高达4万美元一发,这就真的比红箭73要贵一些。所以红箭73比普通炮弹贵,比激光制导炮弹便宜,并不是廉价,只是考虑到它的作战效能,性价比颇高而已。
红箭73的原型为前苏联的AT3(萨格尔)反坦克导弹,该导弹是苏联五十年代末期研制,六十年代初期装备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该型反坦克导弹采用人工目视跟踪控制的有线制导,抗干扰能力强,准头不错,其所配备聚能穿甲弹头打击运动目标时能够洞穿150毫米的均质钢板,攻击静止目标破甲能力接近500毫米,能够击穿主流的二代坦克和早期三代坦克前主装甲,具备不错的攻击能力。由于弹重只有11公斤,且可以分解组合,整套发射装备通常都是使用数个手提箱便进行携行,具备相当高的机动性。
埃及曾经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使用AT3反坦克导弹伏击以色列部队,直接团灭了他们一个坦克营(谣传为坦克旅),AT3反坦克导弹一时声名鹊起。1969年我们与苏联发生了珍宝岛冲突,虽然当时击退了苏联的挑衅和入侵,但是此后苏联加强了中苏边境的兵力布防,大量先进的T62坦克成为巨大的威胁,急切需要更先进的反坦克武器!
鉴于与东欧部分国家的友好关系,我们在1973年得到了罗马尼亚援助的一批AT3反坦克导弹,获得这一反坦克利器后,随即开始了仿制,六年磨一剑,AT3的国产型号终于在1979年正式列装部队。
然而这些新生儿们却并没有直接正面刚当初的假想敌苏军,却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大放异彩!鉴于红箭73导弹较高的精度和轻便灵活的作战效果以及不错的杀伤威力,而越军坦克装甲车数量又不多,我军将红箭73主要用于对越军的高价值前线坚固工事进行斩首作战,首次作战就摧毁越军1031高地营连指挥所,炸死越军军官17人,成为越军闻风丧胆的攻坚利器!
(两山轮战中的红箭73)
进入八十年代后,随着各国三代坦克的逐渐列装,主流坦克的防护性已经达到500甚至700毫米以上的水准,红箭73的破甲能力已经捉襟见肘,为了避免被淘汰的命运,红箭73适应战场变化推出了改进型红箭73B和73C。除了增加自动瞄准功能和抗干扰能力之外,着重提高了破甲水准!
红箭73B静破甲能力超过800毫米,动破甲能力达到180毫米,从侧面或者后部进行伏击,可以有效摧毁苏军主流的T72坦克,而用于改进也成为红箭73经久不衰的最大原因之一。
(红箭73B)
目前红箭73虽然已经诞生了40年,以目前的眼光来看,它比新式的红箭9和红箭10技术指标差的太多,早就该被取代!然而现实是红箭73不仅没被淘汰,反而在我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大量服役,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并不奇怪!
(女子导弹班发射红箭73导弹)
红箭73导弹虽然最新的改进型号也打不穿目前最先进的三代坦克,但是对付轻型装甲目标几乎打一个废一个,考虑到它便宜的价格、随时拎包作战的机动性、准二代反坦克导弹的精准度,还有比它更物美价廉的反轻型装甲武器吗?所以红箭73没被淘汰是部队作战需求的综合考虑,并没有什么奇怪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