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说了张士诚的崛起,在朱元璋的称帝路上,张士诚又成为他的另一个劲敌,和陈友谅不同的是,张士诚是以德服天下,而陈友谅相对而言就是一个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人,而朱元璋似乎是两个人的中和,当这三个人遇到一起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呢?《明史》评张士诚:士诚为人,外迟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明史》评陈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而从朱元璋的诗歌:“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明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中可以看出朱元璋的远大抱负,而相比于朱元璋,张士诚和陈友谅还是有所不足,接下来就说说三人争霸天下的故事。

常遇春站在坑边,看着坑中挣扎哀嚎的汉军将士,脸上没有一点表情。一锨锨的石土砸在这些人身上,直到他们所有的声息被掩埋。常遇春不知道,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正有一场极大的风波在酝酸。至正十九年(1359年),此时的陈友谅名义上还在徐寿辉手下,实际是挟持着徐寿辉这个傀儡皇帝来统治江南。朱元璋虽名义上与徐寿辉作战,但他心里明白,自己真正的对手是躲在徐身后的陈友谅。朱元璋占据的应天位于长江下游,陈友谅的势力范围恰好在长江上游,两军对垒于江上,是迟早的事。但朱元璋迟迟不肯开战,原因之前已经说过:水上作战,水军至为重要,但朱元璋那上千条所谓的战船,不过是些破烂的渔船,和陈友谅那支真正的舰队来比,开战无异于自杀。

朱元璋确实想除掉陈友谅,但怎么除,他还没有想好。而他却不能再思考下去了,因为一个突发事件,让朱元璋必须马上采取行动。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ー月,常遇春率廖永安等自铜陵进攻池州。“……执元帅洪某,斩之,禽别将魏寿徐天麟等…”(《明实录?太祖实录》)陈友谅得知、大惊失色,立刻调遣部队准备夺回池州。不料消息走漏,被徐达知悉。于是,徐达与常遇春在九华山设伏,歼敌万余,生擒三千。常遇春看到这三千停虏,老毛病又犯了。常遇春是著名的大将,一生战功赫赫,是公认的“天下奇男子”。然而他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嗜好就是杀降。杀降历来都被认为是不光彩的事情:在战场上系敌无可厚非,可敌人既已投降,就实在没有道理再大开杀戒。

虽然古代没有什么“人道主义”的说法,但杀降,始终会被人所诟病。《明史?列传第十三》记载,战后,“遇春日:‘此劲旅也,不杀为后患。’”徐达听了,自然是不同意,并上报了朱元璋。朱的批复还没到,常就连夜活理了这三千人。事后证明,常遇春的大胆行为,给朱元璋惹了不小的麻烦。陈友谅听闻此事,愤怒异常,既然要打,那索性就决一死战!于是,陈友谅率领着他的无敌舰队,浩浩荡荡,直奔应天。待到朱元璋摸清陈的意图之时,陈的大军早已拿下采石,眼看就要攻下太平,而太平,是应天的最后一道屏障。朱元璋的一千余条小渔船,在陈友谅气势雄伟、所向披靡的战船面前是那么的孱弱。这一次、朱元璋无路可退了。

历史没有假设,明朝的存在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朱元障取得了最后的利。以我们无需担心元原的安危。他到底是如何度过这次危机的?这要感谢一个人,至正二十年(1300年),一个人走进了元障的生活。此人学富五车,尤其是精通,“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明史》)。在古时,精通天文的人是不可多得的奇才,因为他们不仅能利用气象学分析作战形势优劣,还能为那些想要称帝者制造舆论。总之,朱元璋需要一个这样的人,前这个人,就是刘基。刚开始,刘基井没有接受朱元璋的邀请。隐士嘛,总是有点架子的。可朱元璋不气馁,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刘基来了,并且带着他的时务十八策一起来了。

他给朱元璋分析当前的形势。刘基分析:“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刘基说,张土试不足为患,陈友谅挟持着徐寿辉指挥部下却是名不正言不顺的。陈的领地就在朱的上游,肯定终日惦记着灭掉朱元璋,所以要先除陈友谅。陈友谅,张士诚势必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拿下他就容易多了。然后再挥师北进,朱元璋的帝业就睡手可得了。朱元璋听了很是欢喜,将刘基视为军师。那么刘基是如何应对危机的呢?

朱元章召集众谋士商讨对付陈友谅的对策。“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总之一句话,就是放弃应天。刘基一言不发,朱元看他脸色阴晴不定,就将他请入内室。这时的刘基,情绪激昂,说道:“主降及奔者,可斩也。”朱元璋就问刘基有什么办法,刘基分析说,陈友谅为人骄躁,正面冲突肯定不行,只能打伏击,待敌深入后,一举拿下。可是陈友谅毕竟坐拥强大的水军,怎么才能诱敌深入呢?又在哪伏击他呢?这时的朱元璋,再次发挥了天才的军事才能:既然自己的水军不如陈友谅,那就不在水上打,逼陈上岸,在岸上就是朱元璋的天下了。不得不说,刘基和朱元璋都是深谙兵法的奇才。在敌强我弱的情勢下,他们能够冷静判断局势,并且作出正确的决断。

以弱对强无异于以卵击石,可如果换个角度,就能够将劣势变为优势,朱元璋和刘基深知,在水上是占不到一点便宜的,还有可能将辛苦打下的功业毁于一旦,所以,他们选择将战场设在陆地上。历史再一次证明,朱、刘人是对的,龙湾将成为陈友谅一生的梦魇。朱元璋先派康茂才与陈友谅联系。康茂才本是陈友谅的手下,后投奔朱元璋。按朱的指示,康茂才时常接触陈友谅,让陈以为康是自己人。康茂才,将成为龙湾一战的关键。

接下来的事情会在下一篇文章中更新,欢迎大家关注。

关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