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活到老,学到老。那么多古代皇帝,有没有一件事是从他在位到死亡都在干的事呢?有啊,就是给自己修筑陵墓。

在古代,皇帝对自己的陵寝可是相当重视的,在他们当上皇帝后,就会派专门替他们甄选位置,后面就是大兴土木,把自己的墓室修得就差比死前的皇宫还要好了,都是厚葬富葬,所以,后世有那么多皇陵被盗墓贼惦记。但是汉朝有一位皇帝却干了不同于其他皇帝的是,他把自己的陵寝葬在了水中。

他就说汉室中兴之主刘秀,统一天下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勤俭节约,实施仁政,善待百姓和有功之人,是后世少有的明主。就连他的陵墓直到他62岁,才开始在儿子刘庄的催促下修建。据史书记载,刘秀的陵墓在黄河河滩和北邙山之间,修建于公元50年。

为了不给朝廷和人民增加负担,他要求自己的陵墓不要大兴土木,占地面积不要大于两三顷,也不要陵墓修建如山岭那般高,只要排水顺畅就好了。

还特意交代,陪葬的东西简单就行,不要像其他皇帝那样厚葬,只要些陶器瓦罐就行了,千万不要随葬金银饰品之类。因此,他的原陵从来没有盗墓贼光顾过。

而且当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刘秀的儿子刘庄喜欢和他唱反调。刘秀为了让儿子听自己的话,好好安葬自己,就说自己命中缺水,死后把自己葬在黄河中就行了。结果,刘庄醒悟自己跟父亲打了一辈子擂台,死后就顺他一回。真的就命工人给刘秀打造防水棺材,待下葬时把防水棺材送入黄河水中。结果,棺材落入河中的同时,河床突然上升,隆起一座山丘,形成了刘秀的原陵。

刘秀的陵墓除了修得简单庄重外,还有就是安全。把陵墓修建河滩上的话,因为地下都是流沙结构,地层不稳定,很容易坍塌,十分危险,所以盗墓贼下手的话是九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