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皇帝上朝,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也就是皇帝和大臣在早上议事的一种场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皇帝并不是每天都是要上朝的,只是偶尔才上朝,因为上朝是很正规的事情,而且流程比较多,很耗费精力的。大多数时候皇帝都是私自召见大臣议事的。既然上朝这么麻烦,那么上朝的大臣也是有规定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有级别去上朝的。我们看一下古代对于上朝的大臣都是有哪些要求。
唐朝的时候,官员数量比较少,远远没有后来多。所以唐朝上朝的官员规定是"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也就是说京官都要来,地方官五品以上。五品以上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市厅级别的了。并不是说都来,而是达到这个级别才能来,否则连入场券都没有。
宋朝,宋神宗元丰改制后,门下省起居郎以上,中书省起居舍人以上,尚书省侍郎以上,御史台中丞以上,每日参见皇帝,为"常参官",亦称"朝官"。相对唐朝而言,宋朝上朝的人级别比较高。
明朝的时候,上朝人的队伍就庞大了。明代的朝会分为三种,大朝,朔望朝,常朝。明朝的京官不论大小都是要上朝的。地方官四品以上有资格看来上朝。所以明朝上朝的人数很庞大,级别高的在里面,级别低的靠边,最低的只能在外面。连里面讲的什么都不清楚。最多的时候上朝有一千多人。
清朝的规定是一品(包括正、从,下同)官可以站在殿内(应该是太和殿)朝见皇帝,二品官站在殿门口外面,三品官在更外面。三品以下没资格。因为清朝是九品十八级,人口众多,所以官员队伍非常庞大。清朝有很多有爵位的人,他们都是有资格上朝的,一般都是皇亲国戚的,他们没有品级,但是是有资格上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