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也在加剧。可以看出市场老年人数量在不断增多,反而是年轻劳动力的数量,出现了下滑的局面。要知道人一旦上了年纪之后,身体各方面机能就会衰退,对于老年人来说,对于身体有多重视也就不用多说了。
正是因为如此,不少企业都将目光放在了老年人身上。一方面由于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有限,很多时候容易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只要是对身体有益的产品,不管保健品还是药物,老年人都是舍得花钱购买的。
而这一国产“神药”,就是凭借“洗脑”的广告语,在老年人群体中大赚特赚。披着“神药”外衣吹嘘产品功效,巅峰时期一年卖出7.5亿的成绩。
说到这里相信有人应该已经猜到了,这一产品就是曾经在市场大火的莎普爱思。而莎普爱思的创始人陈德康,也靠着这一产品从中赚得盆体钵满。曾经在制药厂工作过的陈德康,很早之前就决定了自己的创业方向。
而当时接手制药厂的时候,国内医药行业大部分还处于国营的局面。那时候民营医药企业在市场还没有什么知名度,为了让更多国人了解到莎普爱思这一品牌,陈德康开始在各个渠道打广告。不管是电视机、收音机还是报纸,只要能够获取信息的渠道,陈德康都没有放过。
事实证明他在广告上砸“重金”还是有效果的,要知道上了年纪之后老年人通常会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对于眼睛这方面药物的依赖性还是很大的。而莎普爱思正是拿捏了这一心理,凭借“洗脑”的广告让众多老人认识到了这款产品,并且吸引了不少人为此“买单”。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那样,巅峰时期莎普爱思一年卖出7.5亿的好成绩。凭借这一产品,莎普爱思公司也成功上市。原本以为事情到这里也该结束了,谁知道正是因为这款眼药水在市场销量太高,也引起了广泛重视。不少老人听信广告宣传,将这款产品当成药物使用,结果用完却出现了不良反应。
一时之间莎普爱思陷入了“神药”风波,不少消费者明白了广告存在虚假、夸大宣传后,纷纷不再购买。这一情况带来的后果就是莎普爱思营收大幅下降,陈德康的财富也不断缩水。
根据专家的说法来看,被称为国产“神药”的莎普爱思,其实并不能起到治疗白内障的作用,如果长期使用这款产品还会耽误治疗最佳时期。说白了广告宣传的那些功效,更多时候还是夸大了。早就意识到这点的陈德康,钱赚够之后早已套现离场。
值得注意的是1月28日浙江莎普爱思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继三次转让未果后,莎普爱思将再次下调转让底价,重新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莎普爱思强身药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与首轮挂牌19542.81万元相比,第四轮挂牌底价已经降了5成,变为9771.41万元。
可见三次“卖子”未果的莎普爱思,如今已经变成了“烫手山芋”。随着“神药”骗局被揭穿后,莎普爱思在市场也跌落神坛,愿意购买这一产品的老百姓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