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就义,梁启超如何逃脱清廷追捕?伊藤博文为何要救他?面对李鸿章要求遣返,伊藤博文如是说。

中日甲午海战后,康有为、梁启超没有来得及仇恨日本,当务之急学习日本改良革新,以富国强兵。在康梁帮助下,光绪颁布大量新法,多数都是照搬日本法律,有的仅作为略微修改。北方沙俄不断蚕食中国东北领土,胃口远大于日本。光绪与康梁等人商议,大清无力单独抵抗白俄,不如联合同是黄种人的日本,对抗白种人俄罗斯。

于是,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向皇帝建议,邀请伊藤博文访华,聘用他为国策顾问,甚至可以拜为相,牵头大清改良。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这一年,伊藤博文突然从首相职位上辞职了,以私人身份访华。

伊藤博文来到中国后,先是拜访庆亲王,后又拜访李鸿章。在与李鸿章的会谈中,伊藤博文透露,他愿意效法苏秦张仪,改当中国首相。在光绪召见的伊藤博文第二天,事情出现急剧转变,慈禧下令逮捕康梁等人。在此之前,光绪皇帝就感到事情不妙,找借口将康有为支出京城。康有为率先逃离,从天津南下逃亡香港,日后辗转到日本、欧美等地,组织保皇会。

梁启超并没有直接逃走,他先找到谭嗣同,劝说跟随自己一起去日本暂时躲避,被谭嗣同拒绝。临走时,谭嗣同将自己一些著作送给梁做纪念。谭嗣同留在京城期间,还曾联系过自己的结拜兄弟大刀王五,试图营救被囚禁的光绪帝,以失败告终。后来就有了菜市口"喋血六君子"事件,谭嗣同为变革改良英勇就义。

梁启超是如何逃脱大清布下天罗地网?梁启超直接逃到日本使馆,驻华大使林权助并没有接到官方指令,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处理。伊藤博文对林权助说"救救梁启超,让他逃往日本,他是中国最珍贵的灵魂,到了日本,我要帮他。"有了伊藤博文的支持,林权助先斩后奏。

于是,梁启超在领事郑永昌帮助下,剪了辫子,换上西服化妆成日本人,逃到天津日本使馆,再化妆成猎户逃往日本。这时,大清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当梁启超出现在天津站月台时,就被发现。很快,清廷捕快就追了上来。在逃跑过程中,梁启超情急之下,跳进一个帆船,一直等到深夜才敢开船。

当帆船正沿着白河向塘沽驶去时,早已在周边设伏的捕快又发现了他们。他们开车蒸汽船追击帆船。蒸汽船的速度很快,梁启超眼看就要束手就擒时,大岛丸号日舰开了过来。这是林权助派军舰来接应梁启超的。梁启超摆脱清廷追捕,登上大岛丸号逃往到日本。日本人不仅挽救了梁启超的性命,也为中国留下了一个旷世奇才。

在此期间,慈禧获悉伊藤博文营救梁启超,此前还帮助孙中山。对于伊藤博文所作所为,慈禧相当愤怒。李鸿章设下鸿门宴,当面向伊藤博文追查康梁等人下落,要求把康有为、梁启超遣返大清。伊藤博文说"如果康梁所犯之最,跟政务没有关系,可以按领导意思把他办了。如果真干涉国家政事,那也应该依照国际法来,这是每个世界公民的权利,阁下应该懂得。"伊藤博文拒绝交出梁启超,李鸿章是毫无办法。

梁启超到达日本不久,康有为也从香港辗转来到日本。梁启超在日本继续宣传改良思想,他在日本内阁大臣犬养毅家,结识了孙中山。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政见并不相同,孙提倡暴力反清,梁深受皇恩提倡温和式改良。在几次与孙接触后,梁赞成革命,很快与孙中山成为挚友。

孙中山的名望都远远无法跟梁启超相比,梁启超把很多日本重臣和东南亚华侨都介绍给了孙中山。梁启超为孙中山日后能够革命成功,助了一把力。而此时,梁启超已从共和派思想逐渐向立宪派转变,他的老师康有为仍然是保皇派思想,这也造成了日后两人在政见上背道而驰。

伊藤博文为何要救梁启超呢?伊藤博文出发前,明治天皇曾与其长时间密谈。当时,日本舆论炒作宣传,日本将与中国同心协力,寻求东亚地区共同繁荣与安全,这就是"大东亚共同圈"的雏形。伊藤博文试图改良中国,建立"统一战线",一起对付共同的敌人"沙俄"。

伊藤博文帮助梁启超除了私人感情外,更重要的是国家利益。他帮助梁启超、康有为、孙中山等人无非就是进一步染指中国。可惜,伊藤博文未得逞。日俄对战胜利后,伊藤博文被任命第一任韩国总监,两年后将韩国转变成日本保护国。1909年,伊藤博文在哈尔滨火车站,被朝鲜爱国义士安重根枪击身亡。

无独有偶,孙中山挚友日本内阁重臣犬养毅,大力支持孙中山建立同盟会,自己也曾组织中国进步党。九一八事变期间,犬养毅就任日本首相,大举进攻中国,给中国带来沉重灾难。后由于内部政见不同,被日本激进分子乱枪打死。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伊藤博文无论是帮助康有为,梁启超,还是帮助孙中山,其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控制中国,为日本利益服务。韩国就是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