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先生的一部水浒传,讲述了北宋时期人民和英雄好汉所处的无奈境遇,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北宋这段历史所充满的跌宕起伏。今天我们就讲一讲,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事件方腊起义,有人认为这是北宋积贫积弱最终招致人民痛恨所产生的结果,也有人认为这场起义来自于统治阶级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可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分析风浪起义都有着它的必然性。我们今天就分析方腊起义的原因以及他对于北宋产生的影响。

一、方腊起义总览

想要从头到尾的了解方腊起义,那首先要对方腊本人进行足够的认识,作为一个起义军的领袖,无论是陈胜吴广还是后来的李自成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出身非常的贫穷,以至于陈胜可以喊出苟富贵勿相忘的口号,也可以一怒之下,畅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样的伟大志向。方腊也是出生于穷苦百姓人家,在不断的摸爬滚打之后产生了对于当时社会和封建统治的不满,所以才决定举起起义的大旗。

1、年少的方腊

方腊曾经在安徽地区游荡,没有稳定的工作,更没有稳定的收入,他起初到一个世家大族的家庭中打工。当然历史在这段信息中没有详细的记载,也有人说方腊是在当时的一个农场当农场主。由于宋徽宗年间朝廷不仅仅非常腐败,而且没有任何积极的作为,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历史记载在那个时期江南和东南部地区的人都擅长种茶叶而且茶叶也作为他们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为每一个家庭提供最为基本的温饱。

2、朝廷的腐败

可是在当时朝廷对于农民的剥削更加严重,人们卖出去的茶叶还不足以缴纳朝廷高昂的税收,大家索性都放弃卖茶叶,就连茶山上所成熟的茶叶片也没有人愿意去采摘,因为做这样的无用功还不足以缴纳税款,即使是没有任何采茶叶和卖茶叶这样的经济活动,朝廷仍然步步紧逼地方的官员,希望百姓能够尽快缴纳税收。不得不说这是将百姓推入深渊的行为,方腊就是以此为背景,深入地了解到百姓对朝廷的不满,在东南地区集结了大量的起义军,集结了大量的穷苦百姓,来举起起义的大旗,树立自己鲜明的口号,希望能够推翻宋王朝的统治,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更加美好的社会。

3、历史的无独有偶

无独有偶,和陈胜吴广起义的方式完全一致,方腊起义选择的自然也是一个更加有说服力的噱头。有人认为是方案自己制作了一张鬼画符,他将这张符咒认定是上天所降临到民间的一纸诏书,通过这样神的力量来说服更多的农民跟随他的脚步。正如陈胜吴广的鱼腹藏书,方腊的这种做法也极具封建迷信色彩,但在那个封建社会这样的行为行之有效。

二,朝廷激怒百姓

1、宋徽宗荒谬

方腊起义的另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当时朝廷的宋徽宗非常的奢华,以至于无所不用其极的希望能够在民间搜刮更多的宝贝。宋徽宗是一个艺术家,他很喜欢各种奇怪的石头和古玩字画,他便下令江苏地区专门成立一个机构,来负责为他搜寻各个地方有趣的艺术完成品。每当在搜索行动有了成果之后,江苏的直属机构就要派遣大规模的船队来运输这些奇珍异宝,将它们从各个郡县运输到朝廷,来供宋徽宗赏玩。

2、税收超标激怒下层人民

整个过程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都令百姓苦不堪言,他们缴纳的税收都被统治者通过这样的方式白白浪费掉,百姓不禁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做法而且认为这样的统治者是不值得效忠的。方腊起义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当时风浪已经联络各地的穷苦百姓,随时准备揭竿而起,但是不巧的是他们的起义信息泄露,方腊不得不提前召开起义行动。

3、一路风光奏凯歌

他们在起义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战争非常顺利,一路向南斩获了宋朝5000多名士兵,短短数月就成功占领了东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杭州,他们想要以杭州为根据地向南继续探索,方腊决定在杭州地区分兵兵分两路前往东南各个郡县,争取在短时间内拿下南京,然后凭借着南方富庶的资源来和北方的朝廷进行抗争。

三、美梦的破灭

方腊这样的计划堪称完美,而且这样的军事路线也符合战争方略,但不巧的是方腊的军事战斗力太差,他的士兵大多来自于各地穷苦的百姓,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掌握的军事装备也有限。他们所掌握的各种军事武器,也都是从宋朝军队的手中缴获而来,一旦碰上大规模的正规送国军队,可能这些起义军就捉襟见肘,难以应对。导致在方腊起义之后,他们攻打南京城多次,但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方腊不得不守备着自己所占领的杭州,然后和宋国的军队相对峙。

1、难逃失败的厄运

最终在决战当中方腊失败,一方面源自于自己的兵力不足,另一方面源自于军队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素质过于低下。在这场决战失败之后,方腊选择向南逃窜,他带领着自己的家属和几十位亲戚逃到了山洞当中,本以为可以根据山洞这样隐秘的地形来保全自己的性命,可是不巧他的手下却出现了叛徒,宋国的大将韩世忠正是利用叛徒作为向导,找到了方腊的藏匿地点,然后一举将方腊几十人全部捕捉。在被俘之后,方腊也就按照宋朝的法令,被就地正法,短短一年的浩浩荡荡大规模农民起义也就此告终了。

四、农民起义不尽相同

反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如果王朝的统治者没有良好的作为,搜刮民脂民膏草菅人命,所带领的官僚体系也十分腐败,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一定会揭竿而起。即使农民不能够对朝廷进行颠覆性的摧毁,但他们的起义也能够形成足够的影响,动摇朝廷的统治。方腊起义正是这样,虽然它没有推翻宋王朝的统治,但是他从根本上削弱了宋朝的实力,使得北宋王朝奄奄一息。

在面临着金国人铁骑的攻击之下,宋王朝还是走向了灭亡。有人认为靖康之变不仅仅是北方的金国太过于强大,更是南方的北宋王朝没有能力保全自己因为内部已经发生了各种动荡,在面对强大北方敌人的时候,宋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通过方腊革命起义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围观者当政者一定要考虑百姓的利益,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