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直接把鼎盛时期的唐朝推向了万丈深渊,大唐也因此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境地,虽然后面又延续了一百多年的时光,但也终究是苟延残喘,不再能够缔造当初的盛世局面。而安禄山又是何德何能,能够直接将在鼎盛时期的唐朝废去大半命数呢?
况且,这样一个拥有巨大破坏力的人物,在年轻时候仅仅是一个毫无地位的牙郎,只能够在市井之中讨口饭吃。他的人生是怎样开的挂?很多人第一反应便是他拍马屁的能力以及不要脸乱认干娘的行为:长相丑陋又极度肥胖的他,在小他十几岁的杨贵妃面前充当小孩,开口便叫干娘,无数的后人在读到这一情节时,不经喷饭:这样的画面,太辣眼睛了。
他的军事实力也非常堪忧,在当时名将如云的朝廷之上,他更是算不得什么。那么他究竟是靠着什么能够不断地向上爬,赢得皇帝欢心?
首先是他人情世故处理得非常好,在他手下,有不同出身的将领,或是汉人或是契丹,同时还有不少的突厥人。这三类人平常聚在一起容易引发各种纠纷,但是偏偏到了他的手下,都能够对安禄山服服帖帖并且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而这样一股子凝聚力也是安史之乱中叛军所向披靡的一个重要原因。怎样才能够处理好各种人事纠纷,最终将各路人才为己所用,安禄山无疑有着非常丰厚的经验。从小便在市井里与各类人打交道练就的功夫,无疑在政治场上给他带来十足的便利。
他虽然身为镇守边境的重要人物,但是军事才能不行,直接与敌方开战往往处于下风。能够频频的受到唐玄宗的嘉奖,他的宣传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他身材肥胖,在众人拿此取笑的时候,他却以此为傲说,肚子里装的仅仅是一颗忠于陛下的心。这样的说法,无疑让唐玄宗乐开了花。
在边境问题上,他采取的方略,便是打小仗,但是不打大仗,以此能够扬长避短,遮掩他军事能力上的不足,而在小仗之中得到的的一分成果,经由他的巧嘴,愣生生地变成了一百分分,并将无数的奇珍异宝当作战利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唐玄宗的宫中。在信息传播不发达的时代,唐玄宗对于此信以为真,真的便认为安禄山不断地打了大胜仗,并且还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战利品。
同时安禄山也非常会伪装自己,为了取悦唐玄宗不惜装傻,扭着肥胖的身姿,跳着生硬的舞蹈,逗得满堂哈哈大笑,他也像是完全不在意。再加上他肥肉横生的脸庞,和眼神之中透出来真挚的光,唐玄宗同很多人一样,认为他只是一个憨憨老实人,毫无任何的心计,在这样一个直观感受之下,对安禄山的信任和荣宠也就与日俱增。
但是在暗中他却一丝毫没有松懈,虽然远在边疆,但是往长安之中安下不少的卧底,成为他的一双眼睛,朝廷之中发生了任何事情,他都能很快地知晓。暗地里招兵买马养精蓄锐,皆是为己所用,他在暗中已经运营了10数年,费尽了一番心力。
这一切都让他有了与唐朝叫板的能力,也将唐朝推向了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