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少忧国 随从刘备
东汉灵帝中平年间,黄巾乱起,四处纷争,而长期外戚宦官专权的演变结果就是,州郡刺史渐趋割据,豪强大族把控地方。
在这天下大乱之际,冀州常山国真定县一个年轻人却是选择率领乡里义从北上投奔占据幽州的公孙瓒,此人,便是常山赵子龙。
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赵云来到了公孙瓒这里,对于赵云不投靠袁绍而投奔自己,公孙瓒开口问道:
"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
对此,赵云回答道:
"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我们常山人经过商议讨论,决定要追随能够实施仁政的地方,并不是因为我们要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
而也正是在这里,赵云遇到了一生的知己,刘备,后赵云因兄长去世,回乡守孝,终于,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时候,再次赶到邺城,与刘备相聚,从那以后,一直追随刘备直到去世,长达三十年之久。
(二)备受重用 屡立功勋
追随刘备之后,赵云先是在建安六年(公元201年)跟随刘备前往荆州新野樊城一带。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追随刘备参加了赤壁之战,此间由于在当阳长坂坡救回了刘禅,刘备特意为赵云创置了一个特别的职位,牙门将军。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赵云随从刘备收服荆南四郡,被刘备任命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此后,赵云一直留守荆州。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十二月,刘备入川,因为赵云严重,以赵云为留营司马,典领内府与荆州之事,不可谓不信任。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六月,因庞统战死雒城之下,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并数万大军入川,期间,赵云独自率领一军平定江阳郡一带,最终与诸葛亮大军相会。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刘备平定益州,赵云再次得到了刘备为其首创的官职,翊军将军。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十月,赵云参加了汉中争夺战,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四月的汉水之战中,单枪匹马,战退曹军,取得了汉水大捷,军中号之为虎威将军!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四月,刘备即位后,赵云升迁中领军、征南将军,在刘备夷陵战败后,及时率军从江州前往白帝,稳定局势!
刘备驾崩后,赵云更受丞相诸葛亮的倚重,成为蜀汉元老派唯一的宿将,建兴六年(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时,赵云率领邓芝等以偏师的身份在箕谷对阵曹真。
大军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最终在不损伤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全部安然退回汉中,受到了诸葛亮的夸赞。
可是,也正是在这次北伐之后,赵云因全军失利,从镇东将军贬为镇军将军,老将军征战三十年,再也没能再建功勋,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蜀汉一带名臣良将赵云病逝,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就此损一臂膀,不可不谓之蜀汉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