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朱佑樘(1487年-1505在位),年号弘治,是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母亲为被擒入宫的土司之女纪氏,偶受明宪宗临幸而怀上朱佑樘,在宫女和太监张敏的庇护下躲过了父亲宠爱至极的万贵妃的毒手而隐姓埋名养在宫中,六岁才与父亲相认并被立为太子。因为童年的坎坷遭遇,朱佑樘养成了了宽厚、仁慈、节俭、不近声色、勤奋的性格。朱佑樘即位后不仅每日早朝,还重开午朝,整日与大臣们议政,甚至因身体不适没能及时上朝都会特地向群臣解释。对待当年对自己痛下杀手的万贵妃派系也宽厚对待选择宽恕。朱佑樘在位期间提倡直言进谏,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使得本已出现颓势的大明王朝再次焕发出活力,史称"弘治中兴"。虽然在位后期因为先天孱弱的身体一度迷信佛道之术而宠信奸宦,但能及时发现并立刻纠正自己的行为,重现回复到远佞臣用贤臣的轨道上来,更加忘我的投入到政务中去,在36岁就因操劳过度而去世。

朱佑樘最令人称道是他的婚姻观,他是几千年帝制中唯一做到一夫一妻从一而终的皇帝,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美人,每天只与皇后同起同居,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生活,朱佑樘与张皇后育有两子一女,在历代帝王的孩子数量中也是少之又少了,在他的帝陵中也只葬着夫妻两人也是绝无仅有的皇陵。

朱佑樘的父亲朱见深对年长他十七岁的万贵妃的爱情可谓真爱,在万贵妇横行后宫差点让朱见深断后依然恩宠不减,万贵妃去世后也悲伤过度撒手人寰。朱佑樘身上兴许也留着父亲对爱情专一的血液,但也有可能是因为朱佑樘的童年在后宫争斗的阴影下长大,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让自己的子孙们不再过这样的日子刻意为之。

纵观朱佑樘的不长也不短的十八年的统治,虽然文功武治开疆拓土比不上他的祖辈,但朱佑樘始终充满人性化的统治却被后世广为称道,历史学者刘隆有这样写到:明孝宗朱祐樘为政颇多靓丽和温馨,史称"弘治中兴",是三百年明史罕见的最富暖意、最得人心的篇章。在漫长的华夏古史上,也属深蕴人性光辉的卷帙,《明史纪事本末》将其比之于西汉文帝和北宋仁宗之时。以明孝宗、刘大夏为主角的弘治勤政,也成为我国古史上最为感人的年代之一。

(注:文中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