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医保,即过去农村人熟知的新农合,是农村覆盖面最广的一项医疗保障,也是大多数农村居民唯一的一项医保,因此对农民的生活来说至关重要。近段时间,关于2025年新农合,又陆续传来不少好消息。

首先就是2025年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比去年多了30元,达到每人640元。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新农合账户其实是由两部分缴费组成的,一部分是个人缴费,另一部分是财政补贴,凡是参加新农合缴费的,都会有财政补贴。

新农合财政补贴上涨30元,财政补助进入到个人账户里的钱,从去年610元,涨到了640元。对个人来说,30元看似不多,但参加新农合的农村人有几亿人,这就是一笔巨大的资金了,而只要住院,就能从这笔资金中报销,可以说人人受益。

新农合"含金量"的提升,远远不止体现在财政补助标准上涨方面,在报销范围、受益人员、报销比例等多个方面都有所表现。

日前江西省医保局出台新文件,从6月1日起,将会把辅助生殖类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内。在此之前,辅助生殖跟美容、整形、减肥等一样,新农合都不报销。辅助生殖一共12个项目,江西此次将其中9个项目都纳入到医保报销中,扩大了医保报销的范围,对有需求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

天津市则提高了儿童参加居民医保的报销待遇,并提出儿童参加医保可不受户籍限制。天津市有关部门将连续参加本市居民医保的儿童,门(急)诊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5000元。只要有居住证,外地户籍儿童也能参加天津居民医保,突破了此前户籍的限制。

四川成都市则提高了居民医保的生育医疗待遇标准,参加居民医保的,产前检查费定额补助标准提高到700元;生育医疗费则提高到顺产3000元、难产(含剖宫产)4000元限额支付,生育多胞胎的每多一个婴儿,增加1000元。

多地试点实行居民医保长期护理保险,这是居民医保中一项新的待遇,主要面对的是家里有老人需要长期护理照顾的家庭。这项保险是这样运作的:个人缴纳很少的费用,比如每年10元,加上财政补贴,以及医保统筹划拨,共同构成长护险的资金来源。

当参加人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经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规范诊疗、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失能等级评估为重度失能等级的人员,即可享受长护险待遇。至于待遇享受上,可以自己选择,分别是居家接受上门服务、到医疗机构接受护理服务,在养老服务机构、残疾人托养康复机构接受护理服务等。

长期护理险能大大减轻有老人需要长期护理家庭的负担。这样的家庭,如果请护工来护理,就要不少的成本,自己护理的话,至少一个人就不能出去上班。而长期护理险只是平时每年每人交10块钱,当老了后成为失能人员,就能享受护理待遇,大大减轻家里人的养老负担。

当然,目前居民医保中长期护理险还是试点进行,很多地方还没有落实,希望能够尽快推广开来。

以下四种农民可以享受减免缴费的优惠:

第一种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说,他们可以申请减免新农合缴费。具体来说,他们需要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如低保证、低收入证明等,经过审核后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减免。

第二种是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对于那些已经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来说,他们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减免优惠。具体来说,他们可以享受50%的新农合缴费减免。

第三种是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农民。对于那些已经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农民来说,他们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减免优惠。具体来说,他们可以享受30%的新农合缴费减免。

第四种是特殊群体的农民。对于那些属于特殊群体的农民来说,例如残疾人、五保户等,他们也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减免优惠。具体来说,他们可以享受10%的新农合缴费减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四种农民虽然可以获得减免优惠,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在享受减免优惠的同时,他们仍然需要按照规定缴纳相应的费用。此外,对于其他类型的农民来说,他们仍然需要按照原来的标准缴纳新农合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