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有关"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又有了新消息。根据英国媒体报道,该项目迟迟未有进展的原因,是因为中俄就"价格"问题没谈拢。换句话说,就是莫斯科方面认为中国进口天然气价太低了。

莫斯科方面认为,"西伯利亚2号"管道属于大规模项目,加上建造的成本,可以说赚不到什么钱。而中国在大规模的能源贸易中,尝试压低价格减少支出,属于非常正常的商业行为。再有就是,"西伯利亚2号"管道项目计划经过蒙古国,这增加了许多本不该有的危险因素,这不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

而俄罗斯现在在中国失去议价权,最主要的是之前太过依赖欧洲市场,俄乌冲突爆发后,天然气能源通道被美国掐断,欧洲市场天然气空缺被美国占据,俄罗斯天然气缺少在亚洲方向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出口体系。

去年年底,有一份权威报告显示,普京政府的俄罗斯天然气企业(俄气)内部人员对俄气未来发展作出了预测。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欧大部分天然气管道被截断,只剩下途径土耳其进入巴尔干的"土耳其溪"管线以及极少数管道在运行。而在俄乌冲突之前,俄罗斯特别重视欧洲市场,俄气大部分天然气能源贸易国都来自欧洲,对外部太过依赖,导致如今陷入困境。

报告中说,就算现在结束战争,俄罗斯和欧洲恢复互信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美国的天然气能源在已经抢占了大部分市场后,俄罗斯在和欧洲恢复互信的基础上,还要应对来自美国的商业竞争。以白宫的行事风格来看,商业竞争基本都会变成恶意竞争。

报告中还给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如果俄罗斯在基辅输了,那么乌克兰政府是不太可能同意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修天然气管道的。

天然气管道这条路行不通了,那出口液化天然气行吗?也不是不行,只不过需要主要负责液化天然气出口的诺瓦泰克公司,为俄气提供天然气转化液化天然气技术,俄气生产体系转变需要普京政府提供大量资金支持,才能够在数年之后达到转型计划。

液化天然气也不是全然安全了,同样会遭到美欧等液化天然气的竞争,俄罗斯要面临的问题,不比天然气管道少。可以说俄气目前想要突破困境的唯一办法就是,多在其他国家建立天然气合作,尤其在中亚方向。不过中亚国家大多数也是能源出口国,本身能源需求远远小于欧洲各国。

所以我们能发现,俄罗斯目前唯一的救星就是中国。中国在天然气能源需求方面远远大于中亚其他国家,中俄能够深化天然气合作后,中国可以强化东北能源进出口管道,能够预防突发情况,为国家能源上了一把锁,同时,中国也能帮俄罗斯渡过难关。

而就算和中国加深合作,以目前俄罗斯本土能源产业遭受的冲击的情况来看,想要完全恢复之前的能源出口大国地位,至少需要花费十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摆脱困境。这也给了中国在俄罗斯天然气方面拥有了十年的主动议价权优势。

综合来说,俄罗斯目前只有和中国合作,才有机会薄利多销,缓解俄气经营压力。普京政府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无论如何他们也会抓住这个机会,争取早日和中国达成该管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