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将计就计,3万吨豆粕将入华,欧盟比美还急,引舆论一片哗然
据报道,路透社援引四名贸易消息人士说法称,多家中国饲料制造商已联合签署协议,拟7月采购3万吨阿根廷大豆豆粕。据悉,这是自2019年中阿签署协议,准许阿根廷大豆豆粕输入中国以来的首笔订单。消息人士透露,这批豆粕的成交价格为每吨360美元(成本+运费),预计将在9月运抵中国广东。豆粕是大豆榨油后的下脚料,是优良的蛋白质来源,被广泛用于饲料和食品工业等领域。
中国每年消耗的豆粕接近7000万吨,长期依赖美国和巴西两国的大豆。阿根廷豆粕每年出口量高达3000万吨,这次成交的价格是360美元/吨,价格比美国便宜10%,而且不存在特朗普那25%的关税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阿根廷官方已经表态,愿意稳定向中国供应年均3000万吨豆粕,这等于在南美建立起一个新的供应安全阀。从数据上看,2025年5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量已冲上1211万吨,占全球出口量的近一半。
特朗普(资料图)
为啥中国要这么做?其实很简单。特朗普最近又想对中国加关税,想逼中国就范。中国可不吃这一套,直接找了其他国家做生意。这就像你家附近有两家超市,一家老是涨价还态度不好,你肯定会去另一家,久而久之第一家就得着急了。中国这次从阿根廷买豆粕,就是给美国传递一个明确信息:你不卖给我,我有的是地方买。美国想靠加关税让中国服软?没门!中国早就在做"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准备了。
这批豆粕,不仅是一次采购,更是一场精准的战略布局。阿根廷作为全球最大豆粕出口国,年出口可达3000万吨,却长期未打入中国市场。如今,中国主动出击,激活这一潜力巨大的供应源。更关键的是,这一单交易并非孤例。阿根廷方面高度重视,油籽压榨商会负责人亲自会见中国粮储局局长刘焕鑫,详细商讨细节,目标就是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警告称,若贸易战再次爆发,2027年前美农将面临大规模破产压力。
特朗普(资料图)
在特朗普1.0时期,美国对华发起了贸易战,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逐渐摆脱对美依赖。随着特朗普2.0任期开始,中美关税战"战火"重燃,中国摆脱对美依赖的动作越来越迅速。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中国在重构供应链方面,让美国始料未及。在短短一个多月中,中国分别在液化天然气、石油、肉类以及大豆等多个领域减少甚至停止了从美国的进口。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同其他国家敲定了采购合同。
据中新社报道,中欧建交50年来,能源是双边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欧盟商会能源工作组主席徐忠华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欧盟和中国在传统化石能源领域具有共同的需要,未来在新能源方面的合作会越来越多。徐忠华指出,欧洲和中国都需要进口大量石油、天然气,所以在上游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方面有很多全球合作,道达尔能源等很多欧洲企业都有和中国的合作勘探项目。
特朗普(资料图)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中方将坚决予以反制,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中方把话说得很清楚了,但还是有些国家不信邪,非要尝试闯一下中方划下的红线。比如欧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曾攻击中方的稀土政策,并鼓动特朗普与欧盟联手解决有关中国的贸易问题,企图"祸水东引",让美方放过欧盟,专门对付中国。无独有偶,英美已经达成的"贸易协议",暗藏着对中国供应链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