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4日,韩国检方以受贿嫌疑起诉前总统文在寅,据韩联社报道,指控其涉嫌受贿,事件源于韩国检方对文在寅女儿文多惠相关案件的调查。2024 年,有市民团体向警方提交了有关文多惠受贿的证据,检方的起诉书中也包含文在寅涉嫌受贿的内容。
韩国前总统文在寅
文在寅其人及政治生涯回顾
文在寅,1953年1月24日出生于韩国庆尚南道巨济市,一个充满着生活艰辛的地方,父母是从朝鲜咸镜南道逃难南下的难民,一家人在难民营里开始了他的人生旅程。小时候,他经历了家庭的贫困,母亲背着他徒步去釜山卖鸡蛋、卖煤饼,一家人挤在简陋的住所中。即便生活如此艰苦,文在寅凭借着自身的努力,高中毕业后经过一年复读,于1972年考入庆熙大学法学院,并获得全年奖学金,开启了改变命运的大门。
在大学期间,文在寅积极参与反抗朴正熙独裁政权的学生运动,展现出了他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和坚定信念。但这份信念也让他付出了代价,1975年,他因领导学生示威而被捕,被判处缓刑并遭学校开除,同年8月,被强征入伍。1978年退伍后,他复学并获得学士学位,可一年后,再次加入学生抗议运动,1980年再度被捕。这些经历虽然充满坎坷,但也磨砺了他的意志,为他日后的政治理念奠定了基础。
1982年,文在寅加入了后来成为韩国总统的卢武铉的釜山律师事务所,成为一名人权律师。在这里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与卢武铉共同为底层民众维权。他们接手的纺织女工性侵案和煤矿工人矽肺病集体诉讼案,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在纺织女工性侵案中,面对工厂主管的诬陷和警方的不公,文在寅和卢武铉费尽周折寻找证据,最终让正义得以伸张;在煤矿工人矽肺病集体诉讼案中,他们为了200名患病矿工的权益,深入矿井收集证据,拒绝资方的贿赂,成功为矿工们争取到了补偿,还促成了《尘肺病特别补偿法》的出台。这段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更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坚定了他从政改变国家的决心。
2002年,卢武铉决定参选总统,邀请文在寅担任选举对策委员会主管。在文在寅的全力辅佐下,卢武铉成功当选总统。此后,文在寅出任总统府首席民政秘书官、市民社会首席秘书官、政务特别助理以及秘书室室长等重要职务,成为卢武铉政府的核心幕僚之一,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政治决策中。
韩国前总统文在寅
2009年,卢武铉因李明博政府的政治清算跳崖自尽,这对文在寅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他在葬礼上几近崩溃,接过卢武铉的遗书,誓言讨回公道。处理完后事,文在寅退出政坛,回到釜山继续从事律师工作。但命运似乎并未打算让他就此沉寂,2011年,亲卢武铉阵营极力劝说文在寅重返政坛,扛起进步派大旗。在各方推动下,文在寅决定参与2012年总统大选。
2012年,文在寅参选总统,主张增加社会福利开支和多接触朝鲜,受到平民阶层和年轻人的欢迎,虽然最终以不到4%的得票率差距输给朴槿惠,但他并未放弃。2015-2016年,他担任共同民主党党首职务,积极整合进步派力量。2017年3月,朴槿惠被弹劾下台,韩国重新进行总统选举,文在寅终于成功当选为第19届总统,开启了他的总统生涯。
在总统任期内,文在寅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抱负和改革决心。他力推半岛和平进程,2018年韩朝组建联队参加平昌冬奥会,两国体育代表团时隔11年再次在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上实现共同入场。同年,文在寅和朝鲜最高领导人共举行三次会晤,承诺建立和平和解与繁荣的韩朝关系并缓解军事紧张。2019年6月30日,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在文在寅一行陪同下,在板门店与朝鲜最高领导人握手会面,这一系列外交举措为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在寅被指控的犯罪理由
文在寅结束总统任期,本以为可以回归平静生活,在平山村经营"平山书店",享受退休时光,却没想到,2025年4月2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受贿指控,再次将他推向了韩国政治漩涡的中心。
文在寅被指控受贿罪
检方对文在寅的受贿指控主要围绕着前女婿徐某在泰国易斯达航空的任职展开。在检方看来,这一系列事件绝非偶然,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利益输送。2018年,文在寅任命共同民主党前议员李相稷为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团理事长,随后李相稷安排徐某担任泰国易斯达航空高管,而徐某毫无航空业工作经验,这一任命本身就充满蹊跷。
文在寅女儿
检方将徐某在任职期间获得的约2亿韩元高额薪酬及其他款项视为"变相贿赂"。他们的逻辑是,文在寅夫妇在徐某入职后停止对其经济支援,这一行为暗示着徐某的收入来源与政治利益交换存在关联。在检方构建的证据链条中,李相稷作为关键人物,被认为是通过为徐某提供职位,来回报文在寅对自己的任命,从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行贿受贿路径。
然而,这一指控也存在诸多疑点。从法律层面来看,要认定文在寅受贿,必须证明他直接干预了徐某的职位安排,但目前检方尚未公布相关的直接证据。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文在寅与徐某任职之间存在直接关联的情况下,仅凭徐某的任职和薪酬情况,就认定文在寅受贿,这一指控的法律依据略显薄弱。
面对检方的指控,文在寅阵营反应强烈,他们坚定地认为这是一场政治操作,是尹锡悦政府的"政治报复"。文在寅所属的共同民主党指出,这一指控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动机,旨在转移民众对现政府的不满。
卸任后的文在寅
当前,尹锡悦政府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尹锡悦弹劾案久拖未决,这一弹劾案刷新了韩国国会弹劾总统案的审理时长纪录,引发民众对政府稳定性的担忧;韩国多地医生罢工,抗议政府的医改政策,导致医疗系统陷入混乱,民众就医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文在寅阵营认为检方此时对文在寅提起诉讼,是尹锡悦政府为了分散民众注意力,将焦点从自身的执政危机上转移开。
共同民主党党鞭朴赞大公开指责相关调查意在羞辱文在寅,以转移民众对韩国第一夫人金建希涉嫌操纵股价等案的关注。金建希被曝光在过去十年间涉嫌操纵股价,非法获利,这一事件在韩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民众对金建希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也对尹锡悦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冲击。文在寅阵营认为,尹锡悦政府试图通过对文在寅的调查,来掩盖金建希的丑闻,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
卸任后的文在寅
韩国总统难逃"魔咒"原因
纵观韩国现代史,总统卸任即遭清算已成铁律。从全斗焕、卢泰愚的军事政变清算,到金泳三、金大中的"清算政治",再到朴槿惠的"亲信干政门",19任总统中仅5人得以善终。这种周期性震荡背后,是韩国独特的政治生态:
1. 权力结构的致命缺陷,总统虽拥有"帝王式权力",却缺乏制度性保护。文在寅任内推动的检方改革(如限制检方搜查权)本可制衡司法力量,却因检方与财阀的暧昧关系沦为"纸面改革"。现任检察总长李沅在就职时坦言:"我们既是执法者,也是政治博弈的棋子。"
2. 财阀政治的共生困局,三星、现代等十大财阀贡献着韩国84%的GDP,总统既要借力财阀发展经济,又需防范其反噬。文在寅曾力推"财阀改革",强制拆分三星电子子公司,却遭李在镕通过游说集团反制。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使得任何涉及财阀的案件都难逃政治化嫌疑。
3. 地域主义的撕裂伤痕,"东保守、西进步"的地域格局,让总统选举沦为地域势力的角斗场。文在寅作为"湖南派"代表,任内始终面临"地域歧视"指控。此次案件中,检方对文在寅女婿的追查,被反对党解读为"岭南集团对进步派的清洗"。
韩国被清算的总统
结语,"青瓦台魔咒"何时休
当文在寅的起诉书与尹锡悦的弹劾案在法院交替上演,韩国政治似乎陷入"复仇循环"的死结。但历史经验表明,每次危机都孕育着变革的可能。从金泳三的"文民政府"到文在寅的"烛光民主",韩国人始终在寻找权力制衡的平衡点。或许正如《东亚日报》的评论:"只有当司法不再成为政治筹码,财阀不再凌驾于民主之上,青瓦台的阴影才能真正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