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东方学刊》、观察者网、底浪文化、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思想者论坛"在上海举行。

在下午的"中国话语与全球思想版图的变迁"论坛上,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教授指出,全球版图是三重的,分别是全球的地缘政治版图、地缘经济版图、地缘文化版图,思想版图属于全球地缘文化版图的一种形式。

"如果要说思想版图在发生变化,首先是全球的地缘政治版图和地缘经济版图发生了变化的产物。全球地缘政治版图在最近5年时间里,变化程度可以说不亚于二战结束后,甚至大于苏联解体。"

除了俄乌和中东的两场战争,北约正在分裂,欧盟也在分裂,北约和欧盟之间也在分裂,美国在太平洋的岛链也在解体。

黄仁伟教授在"思想者论坛"上发言 观察者网

在黄仁伟看来,美国现在实际上是退守西半球,听上去好像在美洲扩张,是它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守不住了,就像蒋介石在解放战争的后期重点防守,前面是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后面是全面防守、重点防守。

"特朗普现在重点防守北美。以前为什么不扩张?不要格陵兰、加拿大、巴拿马?美国不担心。现在三个岛链都守不住了,只能守北美。"

而在地缘经济方面,美国要重新打破全世界的产业链,让制造业回流,但是它回不去,"这就尴尬了"。

世界还出现了去美元化的趋势,"这是要美国命的,美国就靠美元掠夺全世界的财富,惩罚所有的国家、制裁所有的国家,没有美元的霸权体系什么也没有"。

黄仁伟还特别指出,去美元化速度非常之快,原因是"美元绑在石油上,现在石油输出国都在去美元,美元没地方绑了,只有绑芯片,但是芯片现在也不可靠,又要搞一个新的稳定币,完全是骗人的"。

同时,中国也在全方位地往外走,从基础设施到产业链、供应链、货币链,带动了整个全球南方。由于有了"一带一路",全球南方有了更坚实的经济基础,接着带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这一系列的地缘经济全球版图重构前所未有,所谓百年未有大变局,经济版图变化是大变局的基础。"

分析了两个版图的变化以后,黄仁伟表示,地缘文化变化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深耕在政治、经济的基础之上,"这不是哪一个人想让世界文化重组,就会重组的"。

第一,欧美板块的变化。西方核心思想潮流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自由主义连西方的思想也不能统治了,特朗普就是"打"自由主义的,民粹主义也在欧洲兴起。

第二,网络带来的全球文化版图变化。不经意间,TikTok、小红书等进了美国、欧洲,拥有几千万个、上亿个用户,不是讲我们的意识形态,而是形成了锁不住其他声音的效果,比如关于中东的内容完全不是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

第三,娱乐产业也是中国改变世界文化版图的新工具,同时也不是官方的工具,比如《黑神话:悟空》。

黄仁伟还提到,中国教育也在走出去。中国在世界上有7000多个职业教育机构,大大超过孔子学院。因为"一带一路"有许多大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带出了大量的职业教育,连着教材、教员都跟着出去了。

此外,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在全球复兴,"当然比较慢,但是和苏联解体时的低潮相比,现在的势头非常强劲",很多人都愿意来中国交流。

最后,黄仁伟总结说:全球版图的三重变化互相重叠、互为因果,越滚越大。"中国不自觉地充当了三个版图的核心,不是我们计划好的,是客观造成的。"